宋從心放下缺了好幾個口子的大麥茶碗,正想隨便找個人問問時,突然,田野的盡頭上走來幾名敲鑼打鼓的官差。
他們人人腰間佩劍,盤正條順,一眼看過去便讓人覺得正氣凜然“父老鄉親們,父老鄉親們,咱們嘉禾公主又發放新的麥種了,每家每戶包教包會。還是老規矩,今年試種,明年開購,感興趣的父老鄉親們都可以去官府門前看看新糧第一年只收三成稅,手快有手慢無啊”
宋從心瞳孔收縮,然而坐在一旁搖著大蒲扇的農民們卻雙眼放光,神色大喜,七嘴八舌地起哄道“公主的糧種定然是好的,這有什么好試的大人,今年就開購吧咱們一定全力支持”
“那可不行”百姓們如此配合,官差們卻拉長了臉,滿臉不愉之色,“咱們陛下說了,無論什么政策施行,咱們老百姓都是有那什么嗯,知情權的根據公開、公正、公平三大原則,老百姓得先明白糧種的利弊好壞,再自個兒決定要不要耕種。而且咱們嘉禾公主說過,不要貪那點免稅就單種一種糧食,萬一得了糧食病絕收可就棘手了。”
官差板著臉給人臉色,聚在茶棚中的百姓們卻面無懼色,反而哄笑道“大人,那您推行糧種若是種不夠畝數,上頭豈不是要責備您辦事不利”
“胡說”官差急了,他臭著臉指著茶棚就罵,“咱們陛下說了,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芋薯爾等刁民不許污蔑本官,本官哪能做那等急功近利之事快點少說廢話了,衙門那邊已經張貼了告示。有人在那里幫著念字,看不懂的就過去老老實實地聽著”
百姓們又是哄堂大笑,但也老老實實地站起來,扛著鋤頭朝著官府走去。這一副官民一家親的景象,看得外地人那叫一個瞠目結舌。
宋從心雖不至于失態,但她聽著那名官差一口一個“咱們”,一口一個“父老鄉親”,一時間竟坐在茶棚中懷疑人生,以為自己一不小心又穿了。
茶棚里有幾名遠道而來的行商,估計是聽說幽州一統后特意過來打探消息與開拓門路的。他們目瞪口呆,眼神游移,看上去比宋從心還要更加懷疑人生。眼見著那官差敲鑼打鼓地走遠了,其中一位青年才小心翼翼地對一旁的農民道“這位老伯,我是從外地來的,不太懂這邊的風俗。你們咸臨呃,不對,你們興國官差平日里都是這么說話的嗎”
“嗨,你們不懂,咱們陛下登基之后,日子就一天天地好過起來了。”滿口黃牙的老伯笑得見牙不見眼,提起天子也是一口一個“咱們”,“俺們陛下和嘉禾公主都說了,君王臣子都應該是站在老百姓們這邊的。以前那些坐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的都是豺狼鬣狗,是咱們陛下和公主將他們趕跑的。那叫什么,嘿,那叫水能載舟亦能住、煮粥民意既為天意,誰讓老百姓日子不好過,他們就只能被下鍋”
“啊這、這這這這未免也太”青年萬萬沒想到自己會聽到這么一番大逆不道的言論,頓時嚇得腿都軟了。
“唉,年輕人,你這膽子也忒小了。”老伯拍了拍桌子,字正腔圓地道,“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月前張貼的告示,連咱們村子里的三歲小兒都會背,你們啊就是少見多怪這就是咱們興國”
宋從心一個沒忍住,猛然折斷了手中的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