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在密室中死去的究竟是琉璃,還是蘭因呢
琉璃消失了,蘭因活下來了;但“蘭因”消失了,“琉璃”活下來了。
蘭因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只要換上錦衣華服,將笑容勾起,“琉璃”便會鮮明無比地浮現在鏡子里。與不爭不搶、木訥寡言的蘭因不同,瘋狂掠奪周遭一切養分、不顧一切都要往上攀登的“琉璃”才是最適合這個世界的人。蘭因總是執著一些無謂的東西,為那些無形之物的消逝而感到痛苦,但“琉璃”不會。雙生的并蒂蓮若有一方奪盡了所有的養分,另一方便會枯萎、死去。
這個世界究竟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呢青年看著鏡中身穿華服、眉眼清艷的人影,忽而間低低地笑出了聲。
蘭因腳底下維系著他與人世那點牽絆的浮冰,就此破碎成了虛幻的光影。
那塊名為“琉璃”的烙鐵終究還是砌進了他的骨肉里,在他的身上長出了另一張臉。
他背負著她,就像背負著一個無解的詛咒。在以后無比漫長的人生中,他踏上了仙途,將紅樓改成了明月樓,他建立了癡絕城,他登上了戲臺子。他唱著琉璃傳,一句句,一聲聲。
[直到有一天,我看見了一雙宛如雪洗般清明、令人不禁升起生念的眼眸。]
“琉璃”掌控人心、情報、局勢,他相信只要將這些東西都捏在手中,這世上便再沒有能超出他的掌控、肆意篡改他記憶與人生的東西。
但當他與那雙眼睛對上之時,他突然間便覺得有些無措,他爛熟于心的情報,篤定不會失控的棋局里出現了新的變數。這個變數改變了許多人的命軌,扭轉了許多無解的死局,她讓人相信這世間能有堪稱荒唐的奇跡。
她耐心地解開命運之繩上的每一個繩結,走過一段又一段的往事。與他這個決意持筆成為寫書人的人不同,她選擇步入局中,成為了戲中人。
那些被她見證的人與故事都落入了她的眼中,融入那片盛大的光明。
他曾經對他人自嘲,自己有這輩子都贏不過那雙眼睛的預感。結果,一語成讖。
蘭因傳的最后,幾行墨跡尤新的文字穩穩地落于紙上,與先前混亂破碎的語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看著她抓著我的手,將我的曲劇涂抹得亂七八糟,強行改寫了局中人的結局。]
[可我卻奇怪的并不覺得生氣。]
[或許這世間能有一面鏡子,照出的不是琉璃,而是蘭因。]
所以,他撕下那張從他骨肉中生出的面孔,以自己原有的那張臉,去往她的身邊。
不言歸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