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嚴說起此事時,稚嫩的面容上是掩蓋不住的認真之色。柳家兄妹救了他一命,他不是忘恩負義之人。雖然眼下他不能袒露自己的身份,但終有一日他會對故友坦誠。而對這時的人們來說,只要短暫交心、觀念相同,那便是一輩子的友人。
白首如新,傾蓋如故。
宋從心聽罷只覺得良心再次作痛。這回,她甚至覺得兜里的長命鎖都變得無比燙手。
經由姜嚴之口,宋從心也從只言片語中推斷出姜恒常與長老閣之間可謂是積怨已久。改革派與守舊派之間的爭斗經年日久,而本應穩坐釣魚臺看雙方相斗、玩弄權衡之術的皇帝在其中卻沒有多少存在感。姜嚴說君上沉疴日深,很久前便不在人前露面了。
在意識到拂雪道君如傳言一般襟懷坦蕩,姜嚴很快便放下了心防。宋從心詢問起天殷的風俗人情時,姜嚴也不吝解答。
在姜嚴的口中,宋從心得到了“活遺體”與“死生葬”的另一種注解。
天殷注重死生葬,“葬者,藏也,乘生氣也”。天殷國人相信死后只是前往另一個世界,陰陽之氣蘊養萬物,人也是陰陽之氣構成的。人之子承繼父母的骨血,自然也是父母體內的生氣所化。先祖會庇佑子孫后代,兩氣之間會相互感應。“本骸得氣,遺體受蔭”,故而子女是父母留在人間的“活遺體”。
陰陽之氣會消散于世,尸骨能否被“藏”好將決定子孫后代能蒙受多大的蔭蔽。以此衍生出來的儀法,便是死生葬。
這其中有
許多門道,活遺體居住宗祠、族地是“陽宅”,逝者長眠的墳地是“陰宅”。陰宅與陽宅之間的氣會相互影響,所以死者的墳地要看風水,祖廟的選址也是重中之重。其他地方的人也看重風水香火,但卻沒有一個地方像天殷這般偏執,甚至出臺了相關的律法,設立了專管“陰財命金”的地金署。
在天殷國境內,死生葬儀并不是一種禮儀傳統,而是被寫進律法里受國家擁護的制度。
“冥神骨君對天殷的影響過于深遠,如姜嚴這樣的年輕人即便沒聽過骨君之名,但只要敬奉這份制度,就是冥神的信徒。”
靈希告知宋從心自己的見解時,宋從心卻在思考另一件事。她沉吟道“靈希,你說,骨君收集子民的靈魂是為了什么”
真的是為了所謂的長生宋從心不太相信。
“師姐,不論是神明還是君王,祂都需要黎庶。”看著自家師姐不自覺出神的表情,靈希在宋從心面前單膝跪地,握住了宋從心放在膝蓋上的手。雖然師姐不曾注意,但靈希發現她思考事情時總是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這時候的師姐有種遠離塵囂的寧靜,卻也比其他時候好懂。
靈希以蹲身的姿態仰頭望著宋從心,盡量將語氣放平“信眾之于神祇,好比基石之于宮廷。子民越多,為神祇鑄造神座的愿力便越強,其神權的拂照范圍也越廣。師姐,若是天殷國人都不入輪回,而是在死后進入骨君的神國。那長期以往,會有什么結果呢”
不等宋從心回答,靈希便回答了自己提出的問題“擁有靈性的魂靈需要經歷漫長的砥礪,蟲孑走獸想修成人身也需要機緣與契機。若天殷在神舟大陸上開了一個口子,這些靈魂源源不斷地流失,皆被骨君收入囊中。那終有一日,神舟大陸的人族將不復存在。”
靈希攏著宋從心的手,語氣加重“神舟大陸也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