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高考考進了好大學的王錦玉本該擁有順遂的人生,可惜母親不滿意她的學校,恰好母親高升,少有的動用特權把她送進了滿是天才的學校里。王錦玉無力也不敢反抗,她從未反抗過母親,直到她有了喜歡的男孩子。
男孩子是母親最看不上的那種人,學藝術的,隔壁學校的攝影系。那是個笑起來會有酒窩,如太陽般溫暖的男孩子。男孩讓王錦玉的人生首次有了色彩,有了學習之外的事,也是她首次反抗母親,嫁給她的愛情。
最初的最初,愛情永遠是甜蜜的;最終的最終,無非是人心易變。
從男孩變成男人,從學藝術的學生到偽造藝術品的商人,人心變化太快,社會這個大熔爐煉化了一切純真美好的食物,最終只留灰燼。
那個人走了,王錦玉的心也死了,母親無休無止的嘲諷讓她再度病發。這次不是人間留住了她,而是她兩歲的女兒救下她。
兩歲的孩子話都說不明白,卻能按照急救電話的指示給她做急救,拉回她一條命。
此時,王錦玉變成了母親,她發現了女兒的天賦。她的女兒同她的哥哥一樣,是一個天才,他們的天賦自小就展露人前。
王錦玉不想成為母親的,母親是世間一切惡的化身,母親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嘴上說得我為你好。可她好像不知不覺就變成了母親,她不是故意的,是女兒太聰明了,不論她教她什么,她都能一學就會,女兒太聰明了,她是為她好啊。那樣的天賦要是浪費了,豈不是罪人
王錦玉沒有變成自己的母親,她變成了另一種母親,努力跟自己的母親不一樣。她不需要跟女兒說你得認真學習,你不能玩樂,你跟別人不一樣,這些不用她說,已經升級成外婆的母親會說。外婆會一遍又一遍的告訴外孫女,你媽活著就是為了你,你不能讓她失望。
當女兒的從來沒有讓媽媽失望過,她是遠近馳名的天才,報紙、媒體,無數人采訪她,采訪他們一家如何教育一位天才。小天才十歲就有了夢想,她要發明一種藥能治愈媽媽。
小天才的媽媽每天都在和病魔抗爭,住在醫院里,從來不笑,只有在她獲得了獎狀,考了第一名,跳級、跳級再跳級時,才會露出淺淺的笑意。小天才的媽媽會流著淚抱著她問她會不會太辛苦,小天才從來不說辛苦,她不喜歡媽媽哭,她害怕媽媽哭,她愿意參加一場又一場的比賽讓媽媽笑。
所有的小孩子都會長大,天才既然是天才就沒那么好騙,十一歲就被特招入大學的小天才逐漸發現來自外婆和媽媽的騙局。她開始嘗試反抗,她拒絕做一個木偶。她的反抗成功了,成功的后果是媽媽割斷了手腕,鮮血噴濺而出,她拼命用手堵住,堵不住,能堵住的只有向往自由的心。
向往天空的鳥兒被折斷了翅膀,小天才變成了大天才,媽媽的病時好時壞。好的時候,大天才一般都是上了新聞;壞的時候,不過是做女兒的說一句,我收到了國外研究所的邀請要出差兩天。
鳥兒本能的向往天空,即便她已經無法飛翔。天才從來都是見微知著,她看到了無邊的地獄,她很確定自己掙脫不了,她更確定,如何結束這場地獄。
地獄結束于女兒把美帝研究所的聘書意外落在家里,媽媽發現了,算準女兒回家的時間,吞了藥。
女兒站在家門口,就那么站著,就那么等著,就那么看著。看著一墻之隔,地獄崩塌。
外婆早已離開。正是外婆的離開讓孫女確定了,她得結束這場地獄的輪回。
這就是韓舒苒寫出的第一版的劇本,是所有看過劇本的人都能從平靜無波的字里行間感受到陰冷的寒氣席卷全身的故事。故事名為,母愛。
修改后的三個劇本,有情親版的母女,有合家歡版本的我愛你,媽媽還有喜劇版的媽,你別鬧。不管哪一個本子,拍都是能拍的,但不管哪一個本子,在看過四個版本故事的人評價里,都比不上第一版。
李在镕說,第一版才是藝術,才是值得出現在大熒幕上的作品;奉俊昊說,第一版透著鬼氣,潛藏在人性深處的鬼,運作的好,一定會從三大捧回一座獎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