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舒苒還真沒想到他能那么拉下臉來找他,這人看來是專心做事業的,不是把商人當兼職就是當主職在經營。那就再換個方法聊吧,聊去斯洛伐克未嘗沒有去柏林獲利大。
“不管去哪個電影節,李振郁都是配角,而他基本不可能拿到最佳男配的獎杯,這點你認同嗎”
完全認同的李秉憲也很坦承的說,“就是因為他得獎的概率太小,去柏林或者其他名聲更大的電影獎,才更方便公司運作他的身價。”相對應的,沒名氣的電影獎就不怎么樣了。
韓舒苒笑看演員,這些人還真的都是一根筋,所有演員都一樣,都是直線條。李秉憲被她笑得有點不自在,怎么個意思
“你跟我聊我的電影要去哪里參選對你的演員獲利更大有點冒犯。”韓舒苒抬手制止要道歉的商人,讓他先聽,在商言商,“既然你先開了頭,那我也說點冒犯的話,演員的價值不是由經紀公司決定的,而是由我們這些導演決定。”
“你覺得斯洛伐克不如柏林,是國內近些年都沒有聽過它的消息。可在千禧年時,國內不止是沒聽過它的消息,是壓根沒人知道這個電影節,哪怕就是圈內人知道這個電影節的都不多。”
“我建議去kafa翻翻這些年的影史,千禧年,斯洛伐克電影節在韓國影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我敢肯定你對斯洛伐克最早的認知就來自于千禧年。那年,李滄東帶著薄荷糖去了斯洛伐克,讓當年還一文不名的薛景求捧回了影帝的獎杯,一舉成名天下知。”
“整個千禧年的韓國影史可以粗暴的分為薄荷糖前和薄荷糖后。李滄東代表韓國電影真正走出了國門,他走出去了,斯洛伐克就成為整個韓國無人不知的一座城市,斯洛伐克電影節就是整個韓國人人追捧的國際電影節,就因為他走出去了。”
“薄荷糖在那一年刷新了歷史,國內青龍、大鐘和百想,三大電影獎放下彼此的矛盾紛紛給李滄東抬轎子,向全世界宣告走出國門的韓國導演就是國民導演。我要是說一句,斯洛伐克成就了李滄東有點夸張,但我要是說斯洛伐克成就了薛景求一點問題都沒有。”
“薛景求當年就是新人,比李振郁還新。他從斯洛伐克回來,大鐘給他頒了個最佳新人,青龍破格直接頒發影帝的獎杯,百想他拿的還是新人獎,春史電影節他再度拿到影帝。薛景求就這么起來了,不是靠的柏林而是斯洛伐克。”
“現在的我跟李滄東前輩比那是自視甚高,現在的李振郁跟當年的薛景求比,資源比他好得多。當年的薄荷糖能做到舉國轟動,現在的你做不到讓李振郁搭上薛景求的車,炒一波忠武路的三駕馬車后繼有人么圈內一直叫著演員斷代了,這不是新生代又起來了最好的證明。”
韓舒苒慢條斯理的說著演員的商業規劃,笑看眼冒精光的商人,“斯洛伐克到底有沒有名氣不是你我需要考慮的,這是發行方的事,是制作人的事。我去柏林,柏林就有名,我去斯洛伐克,斯洛伐克就有名。”
“你就算不信任我,也得信任李在镕,那哥比你我會運作電影,人家才是專業的。我建議你,跟在專業人士身后撿漏。”而像今天這樣找導演聊演員如何運作那么不專業的行為,還是少干為妙。
不專業的商人雙手捧著酒瓶給導演倒了杯酒,隨后舉杯道歉,冒犯了。專業的導演笑笑跟他碰了一杯,我也冒犯,大家都冒犯過就互相原諒吧。
互相原諒的酒局在笑聲中散場,李秉憲不折騰了,等著搭便車混好處。從頭到尾都沒有折騰過的李在镕,一直在等韓舒苒妥協主動聯系他,等了一個多月都沒消息,在家里把后輩罵了個臭死,出了家門就化身專業的制作人,要去做事了。
專業的人做起專業的事來是很靠譜的,開春后,臨近百想,預測今年誰會獲獎的消息在網絡上熱度無限時,細數國內外知名電影獎的帖子也冒頭了,順帶還有誰誰誰拿過真正的國際獎項,國內和國際的獎項又分別有什么評選區別的科普貼也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