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于有一票老前輩們保駕護航的作品,無比美妙的痛苦是個年輕的團隊,本來男女主人設就很年輕,都是未成年,其實可以歸類為青少年題材,導演是新人,作家其實也算新人,整個核心團隊的平均年齡都沒過三十歲,在業內算超年輕了。
年輕的團隊所籌備的首映禮就是個普普通通小成本電影的規格,由于男女主角都是新人,現場沒啥粉絲不說,連媒體都少。記者會上要不是大家氣氛和諧沒人想找事,搞不好都有人問作家春夢如何了,而不是這部電影如何。
純新人的團隊配置就代表cj內部并沒有太看重這個項目,尹希諾之前就知道。本來她賣斷版權,電影什么的跟她關系就不大了,還是跟樸建木熟了后,對方告訴她,你那個本子公司打算提前拍。
原先作家還在黑名單里,買本子的cj預計劇本是要兩年后才立項。但這不是樸女士涼了么,黑名單不存在了,劇本是個還不錯的劇本,也就跟著立項了。
這個項目才是一點波折都沒有,團隊由cj搭建,新人導演碰上已經出道的作家也沒什么年長者的架子,專門帶了跟組的作家去拜訪原作者,一起聊聊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此后也沒有太多聯系,該怎么拍怎么拍唄。
拍完,cj內部組了個小試映會,看過的人都覺得回本應該不難。成本低,又是好賺錢的純愛劇,恰好碰上暑假,又是青少年題材,那就上吧,還能蹭一波作家熱度呢。
外界有人說cj吃相難看,在作家落難時乘火打劫買了人家本子,如今看作家又有人氣了,就來蹭熱度,這吃相還不難看
尹希諾倒是覺得還好,雖說是同檔上映,但電影完全是兩個題材,目標觀眾群也不一樣,沒什么同當競爭的說法。再者說,兩部作品都是奔著回本去的,這也沒什么好競爭的。
最初的最初,所有人都認為,同期上映的兩部電影只是尹希諾重新回歸的信號,所有人也都默認,春夢才是作家親生的女兒,無比美妙的痛苦是放養的養女。
但出乎所有人,所有。從cj到尹希諾,無比美妙的痛苦以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成績爆了,票房曲線直線上漲,上映第四天突破一百六十四萬人次,以電影成本之小,相當于他們已經在賺錢了,早就過損益點了。
尹希諾在這天接到一串恭喜的電話,原以為是春夢爆了,還想著觀眾還是給力的,藝術片還是有市場的。結果大家打電話來是恭喜無比美妙的痛苦票房爆了,很是驚訝。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無比美妙的痛苦上映第六天,兩百三十七萬人次;第七天,三百零一萬人次;第八天,三百九十萬人次。就這,還在漲。
第九天,尹希諾接到樸建木電話,快來公司,發錢了,有個大紅包要報給你
趕到cj的尹希諾先看到的是新人導演,小哥滿面紅光,整個人也是被巨大的驚喜砸中,飄乎乎的。一直都沒怎么關注過這個項目的尹希諾,這次看到直線上漲的票房數據,在聽著滿會議室的人都說著,有望刷新純愛題材電影的票房記錄,多少也有點人在夢中的不真實感。
純愛題材那么好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