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跟業內大佬合作的壞處是,走一言堂路線的導演,讓作家在劇組也沒啥話語權的話,那跟大導合作的好處就是,作家可以很清閑。
躺在醫院里修養的尹希諾很清閑,白拿工資不干活兒的清閑,這簡直是無數咸魚的究極夢想,她就是夢想成真了。
組里還是有其他作家的,準確的說是每個大作家都會帶幾個助理作家組成作家組,好應對拍攝計劃調整的情況。尹希諾一直都是單人作戰,她沒有養個小團隊的習慣,孔枝泳那邊倒是給她配了團隊,但崔東勛看不上,另外找了個作家組和尹希諾搭檔。
劇本影視化的過程中是不可能一字不改的,拍攝計劃是沒辦法提前都定好到了現場肯定會有改動,這個時候導演要重新規劃,作家也要根據現場的安排來改。崔東勛自己就有個常年合作的作家團隊,他本身就是編導一體的導演,如果是自己的本子改動就要自己上,自然要個作家組搭檔。
這類作家組在開機前主要負責的是,當商務那邊拉來了什么品牌方的投資,他們要把品牌方的商品嵌入劇情中。這事就算尹希諾自己帶小團隊也不用她干,有助理作家干。她連團隊都沒帶,更不用她干,她去劇組真的是去學習的,崔東勛與其說是把她當作家還不如說把她當學徒類導演,跟她聊的也都是導演要做的事。
上述的意思是,正在運行的劇組里關于作家的活兒都有人干,有人干活就有人拿工資,而尹希諾作為主要作家,她拿的是大頭,哪怕她也沒做事。
在醫院修養的尹希諾一邊覺得被劇組拋棄了,因為她真的啥活兒都沒有,一邊又因勞累了很長時間突然閑下來,莫名的輕松。
蹲在醫院里,尹希諾唯一還在做的事就是寫本子給李滄東看,但李滄東來談過病后看她臉色實在不好,也是勸她多休息,劇本的事不急。她本子寫得慢悠悠的,確實也急不來,偶爾卡殼時望著窗外發呆能弄個把小時,回神后難免嘆息一句。
啊當個咸魚也很爽。
躺在病床上寫劇本的尹希諾,寫著寫著又望著窗外發呆,呆滯許久后回神,再看向已經黑屏的筆記本,又扭頭望向窗外,窗外春光正好,想出門逛逛。
自尹希諾貪心不足給自己找了兩個老師后,她的日常就很忙碌。既要顧著崔東勛那邊,又要抽出一切時間寫本子給李滄東檢閱。她都已經忙到在完全沒有動用金手指的情況下,純是被累到進醫院,就可以看出她有多忙。
忙碌學習其實也是一件很爽的事,當感受到自己一天比一天更進步的時候,時間的流逝都感覺不到。尹希諾很不能化身海綿,拼命汲取一切能讓她成長的養分,這非常爽。
當高速行駛的學習列車突然停下,停在春光里,最初兩天還有點不適應的尹希諾,閑了一個禮拜后,又覺得,春光那么好,為什么要工作
目前錢財不缺崔東勛的項目有片商投資,作家存的錢沒用上名聲也不缺,連自己的本子能不能更好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好似都不用她擔心了,尹希諾突然沒了奮斗的動力。
曾幾何時,沒進這個游戲之前,混跡于歐美市場的亞裔,所能想象的最好的奮斗成果,也不過就是當個能獨立執導長篇電影的導演,受人尊重能打臉那幫白人什么的。
如今尹希諾依舊不是導演,但她的作品已經出了不止一部長篇,打臉白人也不存在了,受到無數人尊重。當能想象到的事業目標都已經算實現時,窗外的春光又那么燦爛,玩家奮斗的動力真沒多少了。
關鍵是,玩家好久沒有跟萬物之靈玩了。
尹希諾很喜歡她的金手指,不單單是喜歡金手指所衍生出的寫劇本的能力,那些能讓她在名利場無往不利的東西。她更喜歡感受萬物之靈本身,沉浸其中的感受很美好,讓她能忘卻自身,仿佛進入一個玄幻的世界。
看著哈利波特長大的孩子,誰沒幻想過走失的貓頭鷹呢,尹希諾也幻想過啊。她的金手指,就是十一歲時,給她帶來魔法學校錄取通知書的貓頭鷹,讓她變身魔法少女感受萬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