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畫面感沒問題,就先試試控制幾十個人的小團隊,要試試看嗎”b組就是個小團隊。
尹希諾果斷點頭,有機會嘗試為什么不去試。試了,過了,老師很滿意,給學生介紹了一個活兒,再去試試大的。
“星要發一款新品電視,接了這個廣告的團隊我認識,你如果寫個那邊滿意的廣告本子,我推薦你去當導演。”崔東勛讓小朋友別看不起廣告拍攝,“你現在缺能練手的地方,如何控制團隊是導演的基本功,拍廣告最需要考慮調度,他們有工期限制,很適合你。”
“你要是想自己組個團隊拍個短篇也不是不行,但那一來耗時太長,二來你頭上沒人壓著肯定犯懶。”崔東勛多少也算了解她了,“你身體不好確實是個問題,但你太懶也是個問題。之前學得挺認真,進了醫院就懶了,出院也沒說要回來,還得我給你打電話,你說說你,年紀輕輕都不知道要努力。”
前輩很看不慣后輩的懶惰,身體不好不是理由,“你要是只當作家我沒什么好說的,你自己想控場當導演,那你就得努力啊。你跟了我兩個大夜第天就起不來了,這還當什么導演”
尹希諾想了想,沒同意,“我給李滄東老師寫的本子差不多能收尾了,也就是這一兩天就收尾了,要回首爾待一段時間,老師那邊還不知道怎么說。”
崔東勛一愣,“李滄東想給你當制作人,讓你當導演”
“有點這個意思。”
“那你先顧那邊。”
先顧另一個教授的學生跑回首爾,先回家跟男朋友親親抱抱睡一晚,隔天去找李滄東。
李教授倒沒有限制學生是當作家還是當導演,他此時變成了放羊吃草的那個,對劇本滿意后給了小朋友兩個提議。一是她自己當導演,身體問題不是問題,慢慢拍,拍個一年兩年年都行,本身也不趕時間,也不用考慮制作費。
“別人擔憂制作費更多是沒有來錢的渠道,怕拍攝超支后沒有新的資金投入,拍到一半項目就黃了。你沒有這個問題,崔東勛的片子上映,只要票房成績不低于五百萬,你就可以寫個新本子賣出去,再用賣劇本的錢投入劇組。”
李滄東很不接地氣的跟小年輕講,“你把這個項目當愛好就行,當作家賣劇本是你的事業,那是用來賺錢的,拍攝是你的愛好,它就是燒錢的。”
“燒錢的火光只要夠漂亮,讓你自己開心,那燒多少有什么所謂。既然打算好要燒錢,你也別去外面找制作公司,我給你當制作人,你自己投資,燒自己的錢,不管拍成什么樣,要拍多久,隨你開心,你就算一部拍十年,只要你燒得起,有錢燒,管什么時間的流逝,你還年輕呢,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成名多年什么稀奇古怪的人都見多了的老前輩有一雙利眼,透過現象看穿本質。小朋友不是不想當導演,她是害怕失敗,害怕嘲諷,害怕她作為作家的成功會因為變身導演而蒙上陰影。
在李滄東看來,尹希諾要是真不想當導演沒必要把劇組寫得那么細致,更遑論讓圈內有微詞的手伸太長的事。這其實就是小朋友想當導演的訊號,可她沒當,堅持作家的身份,無非就是怕當導演沒有當作家成功啊。
人么,都這樣。能在一個行當稱王稱霸就不想去另一個圈子伏小做低,很正常。
李滄東不覺得小年輕的顧慮有什么特別的,也就沒把話攤開來說,他猜小朋友自己就知道她拒絕當導演的原因。換了其他人,李滄東大概就不搭理了,但尹希諾確實有才華,浪費到底可惜了,他就讓小孩子換個思路。
既然作家能寫出我們終歸會泯然于眾人的本子,那又何必一定要去追尋不凡,平凡有什么不好,普通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小愛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