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恩慶對演技有個很奇特的理論,她認為世上沒有演技天才,所有演技好的演員只是生活經歷夠豐富,“我們與其說是演人物不如說是演情緒,導演認為我應該笑、應該哭,應該展現求而不得,可望不可即,隨便什么。那些情緒我都經歷過,我記下了,再展現出來,一次次展現,一遍遍來,時間長了就成了所謂的天賦。”
“我不覺得我有什么天賦,我應該算是熟能生巧,我在片場混大的,鏡頭后的導演們就是我的父母老師。你們養育了我,教育了我,我就是那么長大的,我怎么會不知道你們想要什么。只要我知道你們想要什么,給予你們滿意的表演就很簡單了。”
尹希諾對申恩慶始終都很滿意,站在導演的立場,她就沒有對她不滿意過。而作家表達滿意的方式,就是專門給女演員寫了個本子。
而坐在車里的制作人會提起導演選演員的標準很寬泛,想聊的就是那個本子,聽說那個本子你又打算跟樸秀元合作為啥呀
在尹希諾慢悠悠拍著她的處女作的時候,樸秀元號稱退休作的電影早拍完了。那片子年初就走完了全部后期,一直沒上線是樸秀元沒想好要怎么上線,老太太老了老了想搏一把,去沖東京電影節。
業內看過那片子的人不少,當初內部試映,樸秀元找了不少人去,評價很兩極。一部分人認為,可以試著海外沖一沖,另一部分則認為,很難出海的同時在國內上線也討不了好,搞不好都上不了院線。
那部電影很特殊,絕對違反公序良俗的特殊。男主是個真正的神經病,還是個殘疾人,男性功能殘疾。
他小時候被保姆猥褻,心理出了問題不是生理殘疾。保姆被發現,家長把人趕走,男主已經殘疾了。長大后的男主偶然碰到保姆,突發奇想搞玄學,也不知道從哪本奇書上看到,吃下仇人的血肉就能恢復新生,可能是哈利波特總歸他就實施了他的康復計劃。
在實施計劃的過程中,切片的肝臟刺身入喉,男主有那么一瞬間正常了。那只是一瞬間,為了延長這一瞬間,關鍵是他發現食療是有用的,他就變成了刺身愛好者。
如果故事直到這一步就停止,那頂多就是殺人魔的片子,但故事此時剛開頭,男主尋找刺身食材的過程并非犯罪過程。他成長為一個父母都是高知的家庭,自己也是名校畢業職業光鮮的律師,不管是長相還是社會地位都很屬于精英。
精英在挑選食材的過程就是他戀愛的過程,他在追人時是斯文有禮還有紳士風度,會在每次見面都給女方準備小禮物的浪漫派,符合所有女孩子幻想的夢幻情人。浪漫的男主追到人了,會不著痕跡的給女方灌輸我有一個特別的小愛好,當灌輸的差不多了,戀情也升溫了,進入熱戀期的男主就開始烹飪。
具體的烹飪方式就是傳達,我知道社會不太理解我的小愛好,但我相信你可以理解我,你也可以拯救我心中的魔鬼。我相信你就是上帝派來感化我的天使,我們就是天生一對,你的愛是我的救贖。
究極ua的操作讓男主捕食數位女性,用的方式是捐獻,打通醫療領域,走絕對正規的途徑,捐獻某個器官,不傷害女方生命的那種。
整部電影里,除了被男主親手殺了的保姆,其余食材來源都沒有違法。男主吃了太多食材,有一位死在了手術臺上,家人覺得不對,報警。法庭上,無數前女友出庭為他作證,一切都是她們自愿,她們愛他,那是愛情。
愛情讓她們不忍男主在無法克制小愛好時愧疚自責甚至于自殺,為了愛情,她們充滿犧牲精神的愿意跟男主分手,甚至愿意給男主介紹食材。
愛情讓男主無罪釋放,愛情的結尾是男主又看上了一位新食材。而整部電影就是在塑造一個魅力無限的食人魔。
這就是女朋友為男朋友量身打造的劇本,能讓他暗黑boss的氣質淋漓展現的本子。這種三觀扭曲到都快超過人類極限的電影,哪怕是在以審核制度寬松出名的韓國,也會被卡住不準上院選。就算繞過監管能上院線,依舊會被限制在午夜場,排期還會少之又少,以及播出后主創一定會被非議。
藝術家們不在意藝術品的三觀是否正確,商人們更在意這種片子要是運營從劍走偏鋒的方向出發,說不定能撈一波,不賣電影票也能賣版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