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記得嗎”
“劉埡仁演得那部”
“嗯。”
樸秀元扭頭看向她,“怎么突然提起面具”
“面具的本子其實有個支線,但我怕出問題就沒寫進去。”尹希諾講,“那個支線就是關于當那幫人做大后都是如何洗錢的。”
樸秀元微愣,“你想說什么”
“我可以寫個新本子給你。”尹希諾想說得很簡單,“我們的電影還是我們的,他們的電影可以另外拍。”
微微直起腰的樸秀元遲疑道,“能行嗎”
“試試看啊。”
這一試就讓尹希諾開啟了忙碌的日常,完全不像之前那樣跟打發時間門一樣寫劇本了,都變成了奮斗派,還專門讓劇組停工了二十天,在醫院閉關,寫劇本。沒辦法在家里閉關的話男朋友會借由吃飯、睡覺等理由騷擾她,去醫院就可以反駁男朋友,我都在醫院了你還怕什么。
在醫院蹲了二十天的尹希諾,把寫完的劇本交到樸秀元手上后,人往床上一栽進入昏睡,她扛不住了,太累。
等尹希諾醒來,病房里就剩她一個,她望著窗外的夜色發呆,那個劇本給出去,也不知道是好事還是壞事。
新劇本是個很好的本子,新劇本由真實事件改編,新劇本還很諷刺。
故事原型是韓國目前為止最大的一起官商勾結賤賣國有資產的案件。97金融危機后,韓國為了求生向國際基金組織求救,被迫打開國門,任由國際資本入侵韓國,吞噬眾多本土企業。
其中聲譽最惡劣的一次收購案,是以四千億韓元收購了價值一兆八千億的韓國外匯銀行。巨大的額差讓大量民眾組織抗議,有些極端派發展成絕食抗議,也真的就抗議抗得人沒了。
這個案子涉及諸多非法操作,或者說里面就沒有合法的成分,洗錢在里面反倒不是什么大罪了,只是個引子。但收購案依舊達成了,內里的貓膩就是官商勾結,最大的官是身居青瓦臺的人。
當初尹希諾沒有在面具中展開這條支線,一來是支線的復雜程度都能當主線用了,真寫進去會影響劇本節奏。二來就是她已經被當局封殺過一次了,那段時間門搞得她束手束腳的很不舒服,就不想再碰政治相關的事。來么,她認識樸秀元,知道那幫社團的人很瘋,她這個本子就算寫了估摸著也沒幾個敢拍,就像是基地村,拍得多艱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