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真的沒人以他們為原型寫個電視劇嗎莫名覺得有點好磕,二十五年哎,電視劇都不敢這么寫的情節發生了,寫成純愛劇收視率絕對爆
電視劇拒絕,電影拒絕,任何關于這兩人的純愛題材作品都拒絕他們最浪漫的就是并非情侶啊,一談戀愛就俗了好不好,粉絲就是粉絲,愛豆就是愛豆,喜歡不代表要得到。李詩云從未想過要得到,不然她大可以去追殷志原,姐姐有才有貌,你們覺得追不上
姐姐喜歡水晶男孩的隊長,她的喜歡也像水晶般澄澈通透,你們非得給姐姐按一個暗戀或者明戀的俗套故事干什么,就不能讓人家干干凈凈做個粉絲嗎
不是,愛情為什么就俗套了
愛情不俗套,他們倆之間被演變成愛情就很俗套
此時的李詩云已經畫完了她給自己的第一份禮物,一位抱膝依靠著門板,頭埋在膝蓋里好似在躲避什么的少女,門板的上方貼著殷志原的海報。
這張畫隨著畫家再度舉辦的個展在世界各地展出,畫家所創造的追逐星星的人是個展的核心,也讓李詩云和殷志原這兩個名字擁有了一段浪漫的故事,谷歌有專門詞條的那種。
專門飛去柏林去參加畫家巡展首站的殷志原,站在那幅畫前又驕傲又羞恥,小聲跟畫家嘟囔,你這幅畫真的賣得出去嗎
“不賣啊,私人收藏。”李詩云笑,“難道你想買嗎”
殷志原板著臉,吐出一句,“買不起。”
兩人對視片刻,朗聲大笑,此時他們好似真正成為朋友了。
朋友們自始至終都沒有與對方的私人生活產生任何交集,他們幾乎都在公開場合見面。李詩云還是會去參加殷志原的粉絲會,殷志原多了個會去參加李詩云畫展的習慣,在首爾的個展他必去,如果是國外的,只要是巡展的首站,他也一定到。
就這么一年一年的,朋友們算起來已經很熟悉了,熟悉到李媽媽有次吐槽女兒,你不如直接嫁給那個壞小子算了。
壞小子早就是能當大叔的人了,當粉絲媽的依舊看不慣。粉絲本人看得慣,就是沒把愛豆當男人看。
這一世,李詩云過得很開心,足以稱之為圓滿的開心。即便圓滿的人生,也會有些殘缺,比如隨著時光流逝,她要再度送走父母。
先是父親。
船員大半輩子都在海上飄著,到老了自然就一身病。
年過五十的李詩云搬回了首爾,雖然沒有住回家里,但大部分時間都在陪伴爸媽。在她五十二歲那年,父親離開了。
李媽媽哭得不能自已,做女兒的忙前忙后籌備喪禮。
愛豆自然是來了的,但粉絲今天沒有太多力氣去照顧愛豆,反倒是殷志原以半個主人家的身份,前前后后的幫她照顧來賓,給眾人答謝。
等客人們都走了,同樣作為半個主人家來幫忙的金蘭珠,給殷志原拿了一瓶酒和兩個一次性紙杯,示意他去找李詩云喝一杯,勸一勸,讓閨蜜別太難過。
殷志原沒接酒,反倒讓她去,“這邊我看著,伯母我照顧,你去,比起我,你更適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