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跟你們一起吧。”
跟著爸媽一起回韓國的女兒最先要做的并非是去什么高校當講師,而是去語言學校學韓文讀寫。柳夢凡會講韓語是爸媽在家跟她說的是韓語,但她不會讀寫,不認識韓文。她屬于另類的香蕉人,本質上不認為自己是韓國人,也對韓國不了解。很多在美國的移民二代都如此,三代會更夸張,很可能本國語言都不會說。
語言學院中,除了外國人之外還有不少本土人士,他們有些是來學外語的,有些是來打著兼職的旗號學首爾話的。這年頭的韓國,會首爾話才是城里人,不然都是鄉下的,會被歧視。
柳夢凡覺得這種歧視很無聊,她有嘗試制止,但學院里的老師都覺得沒什么,她不想跟一幫神經病在一起,果斷退學了。退學后,換學校,換了幾個都這個鬼樣子,柳夢凡對韓國人的奇葩很看不慣,都準備回紐約了,媽媽卻不想女兒離開他們獨自在異鄉,就說,不然媽媽教你。
柳媽媽在回國后反倒從家庭婦女轉變成半職業女性,她加入了福利機構,作為老師去教不識字的老年人們,做基礎教育。柳夢凡就跟著媽媽身后跑,學習進度超慢,但身心舒暢。
不過這種通識教育每個禮拜才有兩節課,大部分時間,柳夢凡沒事干,柳媽媽也沒什么事干,家里多了兩個公司派來照顧高級工程師的家政,家里是真沒什么事。
柳爸爸看母女倆無聊,就建議她們可以開個小的語言學校,父親對女兒學習進度那么慢早就在嘆氣了,那外面的語言學校不喜歡,就自己開一個唄。
小型語言學校就這么開起來了,柳媽媽變身社長,柳夢凡還是學生,這次就好多了,起碼學校的規矩是他們母女定。她們反對歧視,學校里就沒有歧視的,至少沒有光明正大歧視的。
也不知道是教學給力還是不歧視的環境比較吸引人,亦或者柳媽媽還有沒被挖掘出來的商業天賦,學院居然做大了,從只有幾間教室變成能租下一層樓,柳爸爸頗為驚奇,再建議反正都已經做大了,與其小打小鬧不如直接租下整棟樓,做真正的大補習社。
柳媽媽聽從了這個建議,柳夢凡一臉懵逼。她被親媽抓了壯丁,去找團隊拍攝語言學校的招生廣告。
廣告么,要有模特啊,柳夢凡認識了一位模特,對方讓她冰封了許久也就兩年的小心臟有些融化的跡象,因為對方真的帥,非常男人的那種帥
“您好,初次見面,我叫鄭宇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