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聊的大佬們沒看見走得一步三回頭的演員,副導演倒是瞄到了,沒太在意,以為演員是好奇品牌方想聽細節又不好強留。遠處的經紀人看得準準的,嚴重懷疑自家藝人要找死,等人到面前正準備開罵,演員先說,制作人明天要帶他去見品牌方,一下就分神了,什么品牌方
品牌方在隔天同演員一起出現在公司,很正規的聊合作。見面的地點是會議室,桌上放的是咖啡而不是酒。負責牽線的韓沐妍只配他們聊了十來分鐘,就借著助理來找她出去了,讓他們自己聊。
品牌找藝人為什么要繞一圈先找制作人因為品牌看重的不是藝人本身而是藝人在出演國民劇。不過他們要指定自己家的產品給這位演員,還需要演員在公開和非公開的場合,最好都穿他們家的衣服,主要還是跟藝人聊代言。
藝人在會議室跟品牌方聊合約,制作人在部長辦公室同樣是聊合約。
收視率過了四十登上劇王的寶座,張世元現在想賭一把了,不就是管理層么,我讓你進。
“您有興趣投資嗎”
“投資什么”
“我。”
創造了一部或者說是兩部劇王的韓沐妍不想當打工仔了,她如果沒本事那就只能熬資歷,既然有本事,圈子也混熟了,為啥還要當打工仔。張世元如今年富力強,五十都不到呢,她在他手下得干二十年才能登上真正的高位。有這二十年,她為什么不自己當老板,把自己的公司做大做強,哪想不開給別人打工
“你想自己成立工作室”張世元現在不覺她貪了,反倒覺得小孩子心比天高,就怕命比紙薄,“你知道樸明光為什么拿到你的項目就來給我看嗎他當初是我的投資人。”
話當年,張世元也是個有故事的人。他的故事沒什么不可對人言的,雖然知道的不多但也不少。當年他從sbs獨立出來,也是想著他的本事為什么要給別人打工,完全可以獨自發財。但現實告訴他,寡頭壟斷的市場,小蝦米活得非常艱難。
“你入行四年才出了一部劇王,我入職sbs不過三年就出了劇王,兩年后又出了一部,等到第三部還是劇王的時候,我就跳出來了。當年我也是心比天高,認為我的能力在sbs還得被那些光長年紀不長腦袋的傻逼高層壓著,純屬浪費生命。”
“手握三部劇王的成績跳出來,我跟你一樣,認為滿世界都會找我合作。可現實情況是,我帶著企劃去了bc,那邊確實愿意跟我合作,但團隊的配置跟以前不能比,新人導演,新人作家,團隊里全是新人,我就是忙到死,那部劇也就堪堪過了三十的收視率,這成績已經很不錯了對吧,我卻沒賺到錢。”
“我不是bc的人,跟sbs還鬧了點不愉快,bc愿意跟我合作給我個機會,卻不會給我太多資源。我原本以為跟我關系非常好的那些品牌方,他們在我跳出sbs后對我的態度就很曖昧。他們愿意投資我,但有個前提,劇播了,收視率起來了,才愿意入場,提前給贊助,沒得談。”
“那個項目本來投資就低,我掏了大筆公關費出去,在開機前拉回來的贊助還沒你給這個項目拉回來的多。這個圈子很現實,不是你有能力大家就看好你,而是你必須保證你能一直贏,別人才會看在贏家的面子上愿意跟你合作。不然哪怕是我已經出了三部劇王,那些投資人,依舊是不見兔子不撒鷹。”
“小朋友,你做過的夢我也做過,但我現在坐在你面前,你覺得是為什么”
韓沐妍沉默片刻,“tvn在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