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錢怎么會夠”盧宗燦更詫異,“制作公司跟電視臺不一樣,你比我清楚啊,我們的項目配置也很垃圾,你不是也知道么。這可不是刨除演員、導演、作家這些大頭的錢,是全部包含的,連團隊所有成員的基礎工資都包含,再加上公關費,場地、服裝,雜七雜八的,都要錢,怎么可能夠”
沉默一瞬的韓沐妍慢悠悠的開口,“松藥店家的兒子們一集制作費只有兩億一百二十萬rb不到。”
“兩億”盧宗燦皺起眉頭,“兩億夠干嘛”說著又反口,“你是家庭劇,有個棚就行,兩億不少,我是迷你劇,怎么能比。”
平均一集兩億的制作費在韓國的市場屬于小成本制作,常規的價格刨除談判空間比較不固定的演員價格之外,平均一集的制作費在27到3億之間,一般不會超過三億。以十六集的迷你劇為標準,疊加演員的費用,總和制作費通常在6070億之間。
這其中還分迷你劇和家庭劇、歷史劇等題材不同導致的總和制作費額差。
家庭劇的制作費一般都不高,劇集很長,少說五十集打底,拍個一百集也很正常,總額上去了單集就會壓縮費用。家庭劇不怎么用外景,都是婆婆媽媽的事,在棚內拍,也不是那么需要錢。最費錢的是歷史劇,要特別布景,他們單集包含演員費用能疊加六到七億,迷你劇屬于卡中間,看劇本是什么情況,也看導演怎么拍。
以迷你劇的標準,四十五億的總制作費是很少啦,但新人團隊有這個價格也不能說是被卡了制作費,應該算是常規待遇。新人么,還沒為公司證明他們能賺錢呢,在花錢的地方待遇就是不咋樣啊。
盧宗燦說這錢不夠用,韓沐妍聽不懂。
項目是她想出來的,前五集的劇本她也看過,一部偶像劇沒多少需要花大錢的地方,為了收視率考慮也是在演員的選擇上砸錢,單論制作費,這錢不少。是有點緊張沒錯,但沒到需要專門請她吃飯去找張世元談加制作費的地步吧
盧宗燦還疑惑她怎么聽不懂呢,這錢怎么會不少呢,這錢少得他都要流淚了,差點懷疑綠蛇破產,連迷你劇都沒錢拍了。
兩邊雞同鴨講,韓沐妍干脆讓他從頭開始說,錢怎么就不夠用了
從入行就進了大電視臺干到現在,首次為制作公司打工的總導演,就跟常年是自己負擔開銷無敵會省錢的制作人,講述,電視臺出身的導演在身份沒有轉換過來的時候,拍一部電視劇得花多少錢。
他開始扯的那一堆什么導演的費用、作家的費用之類的,韓沐妍沒怎么聽明白,這是應該給的錢,沒啥好說的。當盧宗燦開始抱怨團隊人員工資都要算在制作費里的時候,她隱隱就抓到了不對勁的地方,到這家伙開始吐槽品牌方都是見人下菜碟,當初他在sbs去公關品牌方怎么怎么樣,如今代表綠蛇去公關又怎么怎么樣,她就懂了。
聽懂了的韓沐妍差點一個白眼翻出來,您老人家還以為您在sbs呢電視臺家大業大的,跟純粹的制作公司怎么比。
伸手給傻子倒酒的韓沐妍問他,“你最近跑公關很辛苦吧”
“差點喝到進醫院。”盧宗燦嘆氣,哪是辛苦啊,那叫搏命。
“哪家品牌那么不給面子”
“就那么幾家啊,三星、g,不都是他們么。”
韓國的電視劇,只要收視率還算不錯的,必然有這種大集團的贊助。劇王呢就是總公司的王牌產品,比如三星的手機。一般般的呢就是大眾商品,類似辛拉面;再低一等的,可能就是子公司了,比如什么化妝品。再差再差就沒人搭理了。
這些大集團是常年跟各家電視臺和大制作公司合作的,有固定的贊助費,每年都給。這筆贊助費分到哪個項目的制作人手上,一看團隊配置,二就看制作人和品牌方負責人的私交了。二者中,團隊配置更重要,好團隊就有大額贊助,差的依舊沒人搭理。特別差的那種,私交再好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