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劇爆了,所有參與制作的團隊成員連打雜的場務都能跟著雞犬升天,更別提創造爆款的核心成員,那是身價倍增。
在韓沐妍帶著旅行團去往日本前,幾次催她開新項目都沒成功的吳賢仲彼時還不是很信項目能有多少再開發的余地,只想著該不會是三大臺來搶人d心動了。為這個,吳賢仲特地去找了臺長,帶來一個圈內都沒出現過的五五分合約,想跟韓沐妍談,我這可是冒天下大不違來留人,你不給個面子
強調一遍,南韓電視圈是由電視臺組成的寡頭壟斷的市場。能稱之為寡頭就是在這個圈子里,電視臺是永遠的王,不管三大臺還是有線臺,他們在面對制作公司的時候都是穩穩壓一頭的。因此,雙方聯合制作,哪怕出資是五五開,分成也至少是六、四,電視臺占六,他們還兼顧出品方么。
換而言之,對半分成的合約,tvn能點頭,吳賢仲能給韓沐妍送來,他們真的是非常給面子了,就為了留下真正的千里駒。
韓沐妍對這份合約無限滿意,但她還是跟部長講,你還是看低了我的價值,我值更多。
彼時,吳賢仲是有點小生氣的,認為韓沐妍是托辭,搞不好是要以tvn做跳板直奔三大臺;同時,代表sbs的宋景找到了李允靜,聊合作。
只談收視率,最后一公里按照三大臺的標準那是垃圾中的垃圾。按照吸金程度,如果今年不會再出一部大爆的劇,那這部就已經有點劇王的跡象了,他們宣傳期都沒結束呢,制作人都要帶隊去日本了,依舊有得賺。
也就是說,三大臺看中了這個團隊的吸金能力,而業內的老想法中,制作人、導演、作家都是一部劇的核心。按說老大們做事很講究牌面,bc和kbs就是沒有去接觸制作人,準備等著韓沐妍自己上門的,本來啊,有線臺但凡冒出一個人才下一步就是往三大臺沖。
sbs就有點不一樣,韓沐妍在臺里本來只是個八卦女主角,沒人管她有沒有能力是不是千里馬,大家只對八卦好奇。八卦女主角出走臺里淪落去了制作公司,還有不少人唏噓呢。口碑的第一次變化來源于,女主角為他們的對家帶去了一部劇王,早就過氣的八卦突然又成為臺里熱議的中心,這次是看宋景的笑話,他逼走了一部劇王。
是的,一部。
討論八卦的人群里知道韓沐妍是回家的誘惑發起人的很少,聊八卦也不會專門聊這個,給女主角身份提示的時候也是說執行d,扯什么發起人,跟八卦本身又沒關系。在這些人眼中,韓沐妍是運氣很好能力也不錯進而創造了一部劇王的新人,新人是很有價值沒錯,但也沒真就價值千金。
而這些人私下的小話是影響不到宋景的地位的,真正能影響到他乃至于讓他多了個內部警告的人們,才是真正知道韓沐妍是項目發起人的。
那些人才是電視臺的高層,不是跟宋景平級能在臺里撥預算時同他搶錢的,就是他的直屬上司,能指著他鼻子罵的。
上司有自己的交際圈,上司因對家出了劇王自家工資都在削減得到一幫人的暗諷,這口氣上司不能在自己的社交圈發,可不就是發在了下屬的頭上。
松藥店大爆之時,宋景不止背了內部警告還在年末時被削減了團隊預算,光這兩條就足以讓他極端厭惡韓沐妍了。翻年,帶著一公里重新打造了爆款的韓沐妍,讓宋景被叫到臺長辦公室,大老板問下屬兩個問題。
“你知道臺里今年單集賣價最高的劇,賣了多少嗎”
宋景在心里默念四萬美金,面上不動神色。
“那你知道最后一公里賣給日本和大陸的單集價格分別是多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