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多年,李應福都是如此。部長說項目預算,他按照預算出項目,要錢這種事不需要他去談,他又沒超支,不都是在預算內拍攝么。
如今,首次作為自由人跑來跟臨時老板要錢的李應福,真的很多年沒有碰到過他需要跟誰誰誰要錢的事了。
本來啊,電視臺定的預算基本是死的,團隊會根據預算去干活,錢每個月臺里會定期打款,整個流程基本都是框死的,一些小事可以商量,比如這個月預算超了先挪用下個月的,但什么手上還有五十億,要繼續要錢啥的,基本是做夢。
但韓沐妍這個公司處在一個過渡期,隨時在擴張的過渡期,到處都在花錢,比如挖了新員工,就是花錢的大頭。而搞錢的就老板一個,老板什么時候帶錢回來,滿世界都是來找她要錢的。
許久沒找人要過錢的李應福,也是在小群里看到有人留言說社長回來了,誰缺錢趕緊去要,他就帶著點新奇的隨大流心態,跑來要錢了。
要說韓社長這家公司,在李應福眼里也是夠特別的。他大學畢業就進了電視臺,看到的都是已經成架構的組織。以前也跟制作公司合作過,卻從未身臨其境的旁觀過一家公司壯大的過程。
韓社長的公司在壯大,以一天一個樣的速度在壯大。這不是夸張的說法,至少李應福不覺得夸張。
李應福跟韓沐妍簽的是單部作品的合約而不是長約,這種合約中他沒有所謂的底薪也沒有什么提成,某種程度上說,他們也不是一家公司的人,只是暫時合作的甲乙雙方。
彼時韓沐妍給李應福帶過去的是兩份合約,一是挖人的合約,把他從kbs挖出來,錢他這個人,所有待遇比照kbs現有的上浮百分之十。第一份合約就是他們簽的單獨合作這一部劇的合約,兩億一集,拍完拆伙兒。
挖人的合約李應福看不上,他懷疑韓沐妍搞不好也是拿那份合約來湊數,壓根也沒認真。不然他從kbs跳出去,隨便哪家制作公司都能開出這個價碼,他何必選一家小作坊,去綠蛇那種大公司不行么。但一十億的重金,砸得他心動了,換成誰都會心動的,他給kbs賣命十年都賺不回來一十億,怎么可能不心動
心動后,李應福也沒當場就簽約。他是一個團隊的領隊,底下那么多人呢,他要走也得先安排好人,不能把底下人都丟了就自己發財,那以后還怎么混何況如果要拍新項目,與其跟不熟悉的團隊重新磨合,不如用老人順手。
當時李應福問韓沐妍是否愿意跟kbs合作,當時韓沐妍給李應福的回答是,我給你五個名額,你可以用三倍的工資挖他們,我們一起合作。
“有我這一十億,你一年后是自己弄個小公司做獨立導演,還是轉投其他大型制作公司都有底氣。你帶出來的人,你也同樣有底氣會幫他們博一個還不錯的未來。在我的項目制作期內,我出三倍工資養你這五個人,保證他們六個月內能賺回一年半的報酬,絕對不會因離開kbs就沒錢養家,如何”
李應福被土豪的金光俘獲,簽約后從kbs帶走了六個人。而外界當這是韓社長對三大臺宣戰的第一槍。
加入了新公司的李應福都沒時間適應自由身是什么感覺,就先被金主用黃金打造的軟鞭抽到忙得團團轉。在電視臺為一個項目搭團隊很簡單,人手都是用慣的,到了新公司什么都得重新來。
花了點時間才勉強適應一切得重頭開始的李應福,先期的注意力都在如何搭團隊上,等他這邊能喘口氣了,回頭一看。我艸,公司哪來那么多人
光著身子從kbs出來的李應福暫時的辦公地點就在韓社長的公司,負責內務的崔組長給他調用了三間辦公室做小組辦公地。他加入這個公司的時候,公司從上到下連實習生都算上都不足四十人,隨著他的團隊人越來越多,每天聚在一起開會都沒地兒,得到外面單獨租會議室。
可他組團隊前后也就小一個月的功夫,公司已經從四十人壯大到七十人,可能還不止。因為這邊的辦公室都滿了,沒他的地方了。崔瑩雪帶他去了樓上,跟導演講,這邊也被公司租下了,以后這里就單獨給你們用,除了財務部會分一批人上來負責核賬之外,樓上就屬于他把控,如果需要支援可以去樓下找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