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你就年輕了。”前輩難得能開啟過來人模式,給她科普,“你對外散消息指著那些大資本主動來找你,不現實。那幫人面子看得比天大,你得讓人上門,表達個態度,他們才會來跟你接觸。對那幫人來說賺錢是重要,但上下級得清晰。”
“所以我才會讓宋景去跑,他在這方面的本事,我都佩服。那哥拍馬屁的功夫,文東善都比不上,真彎得下去腰。你應該清楚啊,他最會見風使舵,只要你強過他,他隨時能跟你彎腰。”
笑出聲的韓沐妍想起當初,宋景帶著侄子來給她下跪的陰間場面,隨后就問,“你對宋景是個什么觀感,看得上還是看不上”
“什么意思啊”
“好奇么,問問。”
張世元才不信他就是隨便問問,但他沒有直接評價宋景如何,他給老板講了段過往,讓老板自己判斷,那位的品性。
“九幾年的時候,電視臺還是業內的霸主,制作公司什么都不算。那年,臺里要出推新人的項目,我、宋景、文東善,都有機會去搶這個項目。我很清楚我拍攝的本事不行,單論掌鏡,當年的部長是不會選我的。宋景掌鏡的能力比我強,我把他當唯一的競爭對手,文東善我根本沒放在眼里,他在那時就是個一世祖,除了會說我有爹,什么都不會。”
“可當我找好了導演,也跟作家通了氣,認為自己勝券在握準備去找部長的時候。部長宣布,項目歸文東善,宋景是他的副手,我找來的導演變成了他們的導演。那次,是我第一次有了離開sbs的念頭,電視臺啊,看關系,不看能力。我這種沒關系的,只能去別的地方發揮能力,不然我想出頭,就得變成第一個宋景。”
韓沐妍對這段過往的評價是,“宋景格局還挺大,后來翻身了,居然沒有去踩落難的文東善。”
張世元很開心聽到這個評價,“你要是跟我什么宋景給人當狗,我會懷疑我跟錯了老板。”順便對老板講,“宋景不止有胸襟,做人還非常講義氣。你看趙慶勇就知道了,那是他一手帶起來的人,只要被宋景認為是自己的小弟,他就一定會把人照顧好,趙慶勇入社的時候很慘的,誰都能欺負他。”
“他爸是臺里道具組的,好像是爆破意外還是什么的,反正是在拍攝時出的事,臺里照顧他,讓他一個高中畢業進了門。他那樣的按規矩是在總臺待個兩三年,就會下去地方臺,總臺沒有他這類人的位置。”
“當年他被分到我們部門,你所能想象的所有關于職場霸凌的事,他都經歷過。我們那個年代,是會動手的,上上下下都默認,不會做事就是欠揍,打多了就會做事了,很慘的。”
“他會那么慘,一方面是他確實不會做事,什么都不會,讓他復印他都不會,忙起來的時候他這樣的人就是搗亂的,大家都不想跟他一組。另一方面么,人吃五谷雜糧總有些敗類,這玩意兒跟學歷無關。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他扒上了宋景,后來我離職了,后來趙慶勇也成了趙副部長。”
張世元講起這個很是感慨,“別的不談,宋景在照顧小弟方面,是個好老大。”
韓沐妍聽了這段的想法是,“你不喜歡他做事拉幫結派”
“韓社長很敏銳么。”副社長表示,“我也不是不喜歡他,是不喜歡跟那一類人合作。”
早早出了電視臺的張世元說,“電視臺出身的人都這樣,做事就是對人不對事。只要不出大紕漏,碰到小摩擦,你去看看在電視臺待久了的人,都是保護自己人,不管誰對誰錯,挨罵的一定是外人。因為臺里就是拉幫結派才能活得下去,活得更好。之前不是說么,在電視臺關系比能力重要,有朋友才能往上走。沒朋友只有能力,像我,就走人啦。”
“最典型的例子還不是宋景,他在臺里也是異類,真正靠著拉幫結派混得如魚得水的是文東善。你跟他合作過,你應該了解,他能當上部長,真就是”不提了,提起來都是抱怨。
見過不少部長的韓沐妍對文部長的觀感是,“文東善挺好的,特別好忽悠。”
“你要這么說,他確實好忽悠。”張世元撇嘴,那就是個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