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n十周年的慶典表面上看著是給萎靡的圈子打個雞血,實際上在慶典結束后,圈子里更萎靡了。
十月,韓沐妍就沒有在圈內聽到一條好消息,所有聯系她的人告訴她的都是壞消息。金恩淑甚至跟她說,sbs今年很可能虧了一大筆錢,證據是,他們又拖了作家的尾款。
電視圈目前真就是哀鴻遍野,到處都是壞消息。由于某些不可抗力,八成以上的事前制作項目被終止了。這部分基本算是黃了,尤其是大陸投資占比更重的項目,他們接連撤資,韓國合作方就算是想挽救,暫時也沒那么多錢,只能跟著大陸一起被迫止損,先暫停,之后會不會重啟,看什么時候籌到錢繼續拍。
剩下的兩成,一成是已經制作完成,并且送去大陸等著過審,亦或者審核都已經通過就等著兩國同步上線。這部分項目碰到的問題是,韓國沒辦法播,即便已經什么都弄好就等著上線了,偏偏迫于合約,大陸播不了,韓國就不能播。毀約違約金誰付
付不起違約金,韓國這邊就只能先把劇作放在倉庫吃灰,等著什么時候,大陸能播了,韓國這邊才能播,進而才能給團隊結算尾款,不然播都沒播哪來的尾款能結算呢。
還有一成是同上述那些倒霉蛋們相比,相對沒那么倒霉的。他們在大陸撤資之前距離殺青就沒多久了,亦或者都拍完殺青只等著做后期。這部分,韓國制作方還可以挽救一波,出資等后期做完,只在韓國上線,大陸先違約撤資么,就是他們的項目,該播就播啊。
能播出就是不幸中的萬幸,播出后以前怎么盈利按說如今也是怎么盈利,可整個市場萎靡,一大筆錢就那么憑空消失了,導致營收相較于原定數字大幅度縮水。但制作這部劇的人員工資可是按照市場繁榮期時定價簽合約的,這也是一大筆錢,這筆錢既然劇播了,有營收了,就得給合作方結算。
而勉強算是幸運的,負責這部分項目的作家們,尾款被拖了。同sbs和bc合作的作家們尾款都被拖了,也就是kbs,國臺的牌面還在,可以支撐。
從金恩淑拿聽到消息的韓沐妍對此頗為唏噓,曾幾何時也算得上老東家的sbs很是悲催。前兩年好不容易大賺一筆,一舉還清欠債,眼瞅著都要起來了,又虧了,太慘了。
影視圈的從業者們都很慘,從九月一直倒霉到十一月,才勉強重整旗鼓,重新回歸跟電視臺合作,老老實實走邊拍邊播的制作模式。一切好似回到了往昔,只是大家都在嘆氣,怎么就越混越回去了呢
到了十二月,2016年都快過去了,韓沐妍才跟網飛談完所有合作細節,達成雙方都算滿意的合作條款。以韓沐妍作為制作方獨資制作項目,而網飛是純粹的發行方,雙方按照制作方和發行方的分成算分賬。
在長達兩個月的談判期也不是一直都很順利的,雙方也算是過了幾招,不值得詳聊,可以簡單說一下。
網飛更傾向于他們獨資制作,聘用韓沐妍作為制作人,這更符合他們全新的市場開拓計劃。如果是公司跟公司合作,之前他們也不是跟大制作方合作過,成績都不怎么樣,再來一次感覺也不太好。
何況韓社長如今也不是什么大制作方的社長了,她要重新弄個小公司,算是二度創業,還要搞什么奇葩的對賭協議,讓網飛的負責人對此不太感冒。哪有電視劇的制作方跟發行方搞對賭協議的,就算是電影,兩邊簽署對賭協議的也是極少數,這又不是什么常規的發行方法,真心只有賭狗才會玩。
在這個問題上呢,時隔許久再給自己套上賭狗人設的韓社長在談判桌上展現的姿態是,你們愿意合作就合作,不愿意合作我就繼續休假。下了談判桌,她就去找人注冊新公司了,這次合作她有百分之一萬的信心能談成。
一如早前網飛想進入亞洲市場時選韓國是沒得選一樣,他們想要開啟足以對標跟奉俊昊合作電影一樣的電視劇新項目,也只能選她。
網飛那邊倒是沒覺得韓社長已經厲害到非她不可了,他們還是對外找過其他合作方,業內的知名制作人又不是只有韓沐妍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