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赫白眼以對,“她把我關小黑屋的時候我還給你打過電話呢,你見過哪個脾氣好的制作人敢把導演鎖在房間里。”
想起來這回事的奉駿昊就更好奇了,“你之前罵她罵的那么兇,我好幾次都以為你要準備違約金了,結果如今你反而想跟她合作”
“她是真有信心我們能賺大錢,一點都不摻假。”黃東赫懷疑這哥沒聽懂,“我入行至今所有項目,哪怕是在熔爐爆了之后籌備第二個項目,也沒人那么篤定的能告訴我,項目一定會成功。講夸張點,不對,毫不夸張的說,韓沐妍比我老婆,我媽,我們全家都相信我會成功,你敢想象嗎,她極端肯定這件事,比我自己都相信我。”
要這么說,奉駿昊就懂了,繼而上下打量他,發出男人間特有的八卦,“韓沐妍該不會看上你了吧”
“你腦子里除了這些就沒別的了嗎我是說韓沐妍對我的信任度很高,比任何人都高,比我自己都高”
制作人對導演擁有無限的信任是什么意思有非常多的意思。
導演本身對新項目的信任度頂天了是五五開,再大牌的導演都是如此。再大牌的導演,哪怕就是奉駿昊,在推進新項目的時候,不是面對資方吹牛逼,也不是面對媒體的采訪,純粹就是捫心自問之時,他們誰都沒有信心自己手上的項目一定能成功。
電影市場充斥著極大的賭性,電影人也差不多是人均賭狗,不然他們也不會那么迷信,什么票房毒藥,是電影圈的特有名詞,特指某個演員運氣太爛,不能用。這種迷信可以歸因于,一部電影的成功本身就有非常多的玄學因素。
電影跟電視劇不同,觀眾不可能像看電視劇一樣,哪怕前兩集播出時某些點沒有戳中他們,隨著劇情發展,等五、六集,九、十集過后,劇情推到高潮了,好劇就是好劇,就是可以迎來觀眾的欣賞。
電影的時常決定了,創作者們需要在極短的時間里講完一個故事。只要觀眾沒有被那一百多分鐘的故事吸引,那票房就是會一敗涂地。
市面上的好電影很多,但市面上更多的是讓制作方虧到能從天臺上跳下去的好作品。這不是什么文藝片和商業片的區別,多少大制作,大導演,大演員構建的純商業片項目,就是賣不上價錢。
隨便舉個例子,星爺的大話西游在上映時票房慘到五千萬都沒到,血虧,虧得媒體都叫囂星爺滑鐵盧,破產在即。這部影片在多年后被影迷奉為經典,可在上映時,是全世界都在罵的爛片。
經年后,電影被奉為經典了,馬后炮們都出來分析,為什么當年電影票房不好。有人說是環境,有人說是觀眾還沒鑒賞能力,還有些極端人士嫌棄當年的觀眾是山豬吃不了細糠。
馬后炮們的分析是對是錯,不評價。大話西游確實讓制作方虧了一千多萬,是事實。這筆錢,很關鍵。
對所有的創作者們來說,作品的藝術性自然很重要,說是最重要的都沒問題。但作品如果無法在商業領域得到認可,那他們的藝術生涯就會遇到波折,有些倒霉蛋甚至可能就此一蹶不振徹底退圈了。
一位比導演本人都要對作品有信心,認定項目必然能賺錢還是賺大錢的制作人,對任何導演來說,都是最棒的合作者,沒有之一。
這樣的制作人有非常多的優點,最直接的優點是會無條件支持導演創作。都認定能賺錢了,自然想盡善盡美,賺得更多。
黃東赫之所以腦抽想改美術方案基本就是出于,韓沐妍給他的信心太多了,多到他想要盡善盡美,都不管制作預算了。他本以為韓沐妍會支持他的,韓沐妍都認定他們會賺錢了,為什么不支持他呢
即便被韓沐妍拒絕了,黃東赫也從未想過要換制作人,也是因為,制作人比他都有信心,他們的項目一定會大賣。
制作人的信心是導演的底氣,肆意的揮灑創作靈感而不去考慮什么市場、現實等一系列,藝術家們本就是被迫提起精力去應付的事情。
黃東赫從來沒那么爽過,他連在大學交作業都沒那么爽的創作過。韓沐妍的存在讓他什么都不用擔心,在制作人的羽翼之下,他可以回歸最初對創作的激情,那比磕了回都夸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