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導演不靠譜這事兒,姜東元也是有些怨念的,“我感覺我還在特訓,我們遲遲不開機就是在浪費時間,我一個人都把整部電影演兩遍了,現在隱隱有重頭再來演第遍的意思。”
林疏雨卻搖頭,“這不是導演的問題,是你的問題,你始終沒辦法讓林權澤滿意。他還是覺得你太模式化,越演越模式化。”問題恰恰就出在制作人不滿意上,“我說片子的成片極有可能四不像,就是在說,導演本身的能力不足。”
“我們還沒拍,林權澤可以一遍遍的磨你,磨到他滿意了,片子才能開機。否則現在開機,林權澤就沒辦法過多干涉了,不然這到底是金興榮的處女作,還是他林權澤的作品說不清的。”
“一個弄不好那對師徒說不定會反目,哪個導演能接受自己都當上總導演了,還跟個副導演一樣,什么都要聽制作人的。林權澤也有顧慮,才會頂著持續不開機項目資金一直在消耗的壓力。”
此前姜東元也不是沒想到這一層,但是吧,“以我們目前排戲,你永遠能壓我一頭的狀態來說,他們倆想我達成能反向壓制你的程度,這片子有得耗。”
“所以我才來給你推薦作品么。”林疏雨也覺得這項目想開機難了,“商業片拍得快,要是能跟制作組商量集中你的戲份拍攝,最快一個月讓你的角色殺青都不是沒可能。這樣你就只要請一個月假,去拍完再回來跟他們慢慢磨。不然他們要是磨個年五載的,你難道都不活動啊。”
姜東元一愣,“說什么恐怖故事,要耗那么久”轉念一想,“慢工出細活也挺好的吧”
“好你個頭。制作方花年五載完成了一部偉大的作品,他們滿身贊譽,這對他們是好事對你有什么好處,你的時間都平白消耗了。”林疏雨講起來就想吐槽,“真就是人老成精,林權澤跟我簽的合約只限制拍攝時常,我估計你也一樣,只要沒開機我們兩都不算開工,都在干白活,被白嫖了知道么。”
“怎么可能對我沒好處。”姜東元不贊同了,“那部偉大的作品也是我的作品啊,代表作呢,還不好”
林疏雨都給逗笑了,“你這么些年怎么混的,收益回報不會算么。多一部代表作自然是好事,可他們如果靠水磨的功夫硬把你和角色融合,你漲的根本不是演技,只是你對這個角色的貼合狀態。到時候你是可以風光一時,一時之后呢,靠一部作品吃一輩子啊。別人愿意,你愿意”
“等你接新的作品,要是給不出這樣的演技,那你面對的嘲諷會更夸張。到那時,會有更多人把贊譽送給導演,認為你就是塊朽木,是導演會調教演員,把你雕琢成人,而不是你這個演員付出了什么。”
“圈內本來就打著電影是導演的藝術這個旗號,確實好的導演是能讓垃圾演員出奇跡的。可你又不是垃圾演員,你為什么要耗個年五載去捧一個導演出來,他是你爹啊,你是他的孝子賢孫我們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就那么不值錢電影是導演的藝術沒錯,但我們要做的是把角色涂上我們的色彩。”
“作品是偉大的作品,需要感謝導演,感謝攝制組都沒有錯,可也得感謝我的表演足夠出彩。不然我們還混什么,我們有什么資格挑導演,全變成導演挑我們了。”
很久以前就有資格挑導演的姜東元驚奇的看著未來合作方,“你該不會是認同演員中心制的類型吧”
所謂的演員中心制跟導演、制作人中心制一樣,就是片場圍著誰轉。電影市場,牌面足夠大的演員如果碰到小導演,是可以做到演員中心制的。
古老的戲曲行當就是演員中心制,臺上的紅角兒就是整個戲班子的核心。未來的流量們當道也是另類的演員中心制,拿著高昂片酬的流量們在片場可以對任何部門指手畫腳,包括對導演說今天我不舒服,不拍了。
林疏雨無所謂以什么作為中心制,她在乎的只有投資回報要成正比。類似導演有本事,她就聽話。制作方給的錢夠多,她也配合。要是錢又少,導演還是個不把演員當人的,那就別怪她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