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志堯看來,姜南柯非常忙。既要忙著公司那邊安排的行程,還要忙著他的專輯,更要忙碌于她的教授給她安排的一些雜事,類似某個大型慶典,讓姜南柯去當現場舞臺的音樂導演。
打著要出專的旗號跟妹子簽約的張志堯,本意是想讓姜南柯多陪陪他,現在硬講說目的達到了不是不行,姜南柯確實把所有空閑時間都用在了他的專輯上。可這種陪伴總覺得本末倒置啊。
就想今天,姜南柯帶著經紀人和公司的律師,連帶張志堯在凌晨上飛機,即將飛往港島。
張志堯出的這張新專比較特別,并沒有統一語言。姜南柯在確定他主要是想發粉絲福利才發專后,也沒把他當個正經歌手,純粹從專輯基礎賣點考慮,同他商量十首歌可以三三四分配,三首英文三首國語四首粵語,這點是沖著他粉絲群體所覆蓋的語言習慣。
這事兒還不單是姜南柯跟張志堯溝通的,她更多是跟張志堯的經紀人溝通,張志堯再電話會議的現場而已。
一張專輯的總制作人要顧慮的點非常多,不單單是音樂方面,小到包裝設計,大到發行規劃都得管,要做的事情很是不少,所以姜南柯才覺得這事兒算個挑戰么。
開啟新挑戰的姜南柯跟藝人的經紀團隊溝通的很順利,順利到張志堯的經紀人都想代替藝人跟她求婚,這就是妥妥的賢內助啊
要知道自家藝人咸魚的程度是拍一部戲能休息兩年的家伙,號稱要準備什么專輯,搞n都快三年了,巨離譜。離譜到經紀人都已經佛了,本來簽約前就了解富家公子只是玩樂的成分居多。
突然冒出個妹子鞭策藝人上進,十天不到對專輯推進的速度比過往兩年多都要快,甚至已經開始選v拍攝團隊了,這是什么神仙妹子經紀人都催著藝人趕緊拿下
藝人拿不下,張志堯連團隊的選擇都插不上話,這不是他的專輯嗎為啥他都不能決定用哪邊的團隊
從認識到現在,一直都覺得小姑娘是個直線條,只要抓準了脈絡完全可以徐徐圖之的張志堯,遇到了認識至今的第一個滑鐵盧,還是他連反駁都找不到的窘迫情況。
事情還得回歸為專輯選團隊,姜南柯在團隊選擇上一開始就打定了主意要選港臺的合作方,說是說中日韓文化是一脈相承,可細究起來也不是沒有文化壁壘的。好的音樂具有打破文化壁壘的屬性沒錯,但談及流行和傳唱度,比如要在本土文化土壤里培育。
作為總制作人,姜南柯直接就拍板了這件事,進而去跟張志堯的經紀人溝通,讓對方把靠譜團隊的資料給她發一份,還為此去詢問了周同學,讓對方介紹呢。
張志堯知道這事兒的時候是想反對來著,再強調一遍,他不是為了發專輯而發專輯,他是想跟妹子多點相處時間。妹子為他的專輯兢兢業業,是好事。可妹子要為了他的專輯頻繁的奔波,那就不怎么好了。妹子已經很忙了,他不是去給她增加負擔的。
歌手就去跟制作人商量,張志堯覺得韓國團隊也行。姜南柯懷疑他腦子有問題,你又不是發韓語專輯,你在韓國也沒幾個粉絲啊,都是中國的粉絲為你的專輯買單,用什么韓國團隊,韓國團隊還更貴,你不考慮預算嗎寶島的最便宜好不好,要不是怕你的經紀人覺得我為了壓縮預算隨意胡來,我都想選大陸的合作方,大陸更便宜,物美價廉
“預算本身也不是框死的,這個可以再”張志堯話沒講完,看她表情不對,訕笑,“怎么了嗎”
恍然又發現一個純純的戀愛腦讓姜南柯有點囧,忍不住想起日本的小哥,不是很明白男孩子們都是這么戀愛腦嗎我們在聊工作啊,你在說什么
擺出工作態度的姜南柯讓合作方想清楚再講話,“我作為總制作人如果就是漫天撒錢堆出來一張專輯,還是充當粉絲福利未必能讓市場多歡迎,甚至會虧錢的話,那我這個總制作人就失職了你懂嗎我不是只干這一次就收山以后不在圈子里混了,哪怕我可能只有你一個港島客戶,這張專輯也會寫進我在韓國個人百科的履歷里,我得對我的履歷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