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宣傳制作方手筆也很大,大約是想復刻野蠻女友的成功,宣傳不止是在韓國鋪開而是在整個亞洲鋪開渠道,還是同步首映。電影制作方搞了那么大的場面,唱片發行方自然要借一股東風,電影宣傳到哪,姜南柯新專要發布的宣傳就跟到哪,就借著電影宣傳的熱度,花小錢辦大事。
電影制作公司對此是有點微詞啦,畢竟姜南柯賣專輯的錢又不帶他們分。但這也算是雙贏,宣傳姜南柯也是在宣傳電影女主啊。作為電影的第一主角,姜南柯有人氣,電影票房就不會低。
算一算沉寂了快一年,中間還夾雜了一個丑聞侵襲,姜南柯這年的熱度在電影上映前真心有些滑落。可那是她不活動,粉絲找不到人,不是她粉絲沒了,去年的熱度又不是假的,更別說,只要作品能打,演員永遠能翻紅。
某些媒體抱著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就打出了姜南柯是否能憑借電影翻紅的標題,去吸引民眾眼球。在這些報道里,姜南柯被奚落的好似已然過氣數年,都查無此人了,真正的紅人是她的老冤家李哮利。
出道也不過才第六年的姜南柯跟李哮利之間的恩怨情仇,在這些八卦小報的編排中,已經快上升到不死不休的局面了。還別說,這種離奇的報道也有不少人信,尤其是兩位女藝人的粉絲是非常信的,極端相信對家跟自家就是生死仇敵。
仇敵有新作品上映抵制
也不知道是哪個大聰明想出來的抵制電影的招,還真忽悠了一幫李哮利的中二小粉絲們實施了這個奇妙的計劃。這幫未成年聚集了十號人,大半夜的跑去明天即將舉辦電影首映禮還在布置會場的影院搗亂。那影院能放過他們,肯定報警啊,抓了十幾號沒跑掉的呢,隔天就成了報紙頭條。
朝鮮日報花了大篇幅批判少年人們的盲目,以及愛豆本人對其粉絲的錯誤引導,給李哮利蓋了一口龐大的黑鍋。
這個年代經紀公司對粉絲的約束力很弱,一方面是沒有太多的溝通渠道。網絡發達的年代抓住大粉就能控制八成的小粉絲,如今抓十個大粉在手上,也多的是根本不認識大粉就突發奇想搞事的小朋友們,這幫小朋友們壓根不可控。
人家搞事又不會特地通知公司,就是腦袋一熱呼朋喚友的就上了。時常出現事情已經鬧大了,經紀人才最后知道發生了什么事的奇幻局面。
奇幻的局面給李哮利帶去了很大的非議,那幫青少年損害的是電影院的利益,在大眾看來電影院極其無辜,人家啥也沒干差點被縱火,要不是發現的早真燒起來可是會死人的。在成年人眼中,這是絕對的惡性事件。
李哮利這次是真的無辜,但沒人管她是不是無辜,一如當初姜南柯被潑臟水也沒人在乎真相如何。輿論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能成為自己手上的武器,也會變成別人捅過來的刀。
與之相對應的是電影制作方差點開香檳,這是什么天降的熱度,大好事啊,電影關注度肯定能再漲一波。
為啥電影每次上線都要砸大價錢宣傳,因為演員沒有那么多粉絲,跟大盤相比,人數最多的永遠是普通觀眾。普通觀眾再去電影院買票的時候,很自然的會選經常能聽到或者看到的電影,這些都需要發行方不停的給普通觀眾洗腦,才能留下印象。
發行量巨大的朝鮮日報放出的頭版頭條還涉及未成年人縱火那么大的事,肯定能給普通觀眾留下印象,這對電影制作方來說是絕對的大好事。
姜南柯的經紀公司卻有點緊張,他們怕好事變壞事。又不是只有李哮利的粉絲不可控,他們也沒有完全能覆蓋粉絲的方法啊。這要是有哪個想不開的小朋友上頭想報復回去,再鬧出一個大事來,輿論瞬間就能翻轉,有多少人現在罵李哮利管不好粉絲,就有可能再去罵姜南柯也是一丘之貉。
初次擔當愛豆經紀人的大叔很慌張,出道多年的愛豆本人很淡定,還安慰經紀人,就算出事也不會現在出,總得得個幾天,幾天之后那幫小朋友可能就忘了。
“我們等下就要去簽售,他們去排隊簽售還來不急,哪有時間搞事。”姜南柯經驗十足,“我早上簽售,下午要去電影首映禮,他們得來回跑,晚上我要去錄打歌節目,他們還得跑去電視臺蹲守,搞不好還輪班,你以為他們有多少精力再搞事”
沒啥經驗的經紀人遲疑片刻,“要是有那么兩三個想不開的呢”
“那不用我們擔心,李哮利他們更怕,李哮利這幾天都不會活動。”姜南柯跟沒啥經驗的演員經紀人科普,愛豆們的粉絲有多勇猛,“當年hot跟水晶男孩掐的最兇的時候,臺下的觀眾是瘋狂到會沖上臺行兇的,什么寄死亡通知威脅更是常規操作。”
“李哮利比我們怕被報復,他們不敢出來活動的,只要要停一天的行程,不然真有想不開,很可能拿著刀就沖上臺了。”姜南柯看經紀人的懵逼的臉,十分淡定的告訴他,“我以前不是跟公司鬧過一個大矛盾么,那時候的經紀人差點被粉絲圍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