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還沒穿越的初中少女活躍的年代,流行著一種叫爹系男友的生物,主打的核心詞就是寵。雖然姜南柯已然忘記了這個奇特生物的流行點,但她十分依賴柏原崇的寵溺,柏原崇在她的世界里就是一座大山,永遠可以依靠,碰到被人欺負了,沒見到柏原崇就算了,見到了一定會告狀。
告狀之后的少女也有百分之百的信心,她的大山一定會庇護他。
某種程度上柏原崇算是做到了,曹承佑喝太多,多到劇組在港島落地時人都沒醒。記者會開始前兩個小時,被暴怒的制作人,找人壓著連灌了四瓶醒酒藥催吐,吐完人倒是醒了,也蔫吧了,看起來極其沒精神,能登臺,全靠化妝師的巧手。
港島的記者以生猛著稱,這邊就算收了公關費問的問題也很直接。有記者就在臺下極其直接的問曹承佑,你覺得你跟柏原崇比,誰更好
曹承佑“我們難道不是應該聊電影嗎”
這就是在聊電影啊,全是電影相關報道。
自電影上映后,涉及電影女主角的相關報道之多,連記者都打出了王者歸來的旗號,去描述電影上映的隔天,滿天下的報紙頭條都被姜南柯一個人霸占的盛況,仿佛之間好似時光又回到了去年,姜南柯獨霸天下的熱度。
電影上映的前三天包括首映禮當天,姜南柯的熱度已經逐漸走高,當時就有媒體預計,這位很可能力壓號稱統治了2003年的李哮利再度登頂。
2003年還沒過去呢,夏天發專的李哮利以絕對的王者之名稱霸了整個南韓,都創造了一場屬于李哮利的風暴。彼時誰還記得姜南柯呢,彼時都有小報危言聳聽的打出姜南柯過氣了的標題。
數月過去,現在還只是秋末,今年的初雪都還沒下來,真正的王者已然重整旗鼓,展現她之前只是休息片刻,任由山中的猴子幾哇亂叫。等她睡醒了,這個天下依舊是她的。
電影上線當天,市面上所有娛樂相關的報紙都只關注兩件事,一是姜南柯的電影,二是姜南柯的專輯。什么李哮利,沒人關注。
電影上線的隔天,宣傳團隊已然抵達日本,但韓國的媒體卻沒有絲毫降低熱度的意思,反而有更多的媒體沖出來蹭流量。
昨天還只是娛樂版的頭條是姜南柯,今天是只要對外出售的報刊頭條都是姜南柯,每家媒體給出的標題、報道核心,和文章角度都不同,各自都有絕活。
可能是每個人都想另辟蹊徑,讓自家的報道獨特一點,什么票房多少,專輯賣的多好反而沒多少人說,大家只圍繞著姜南柯這個核心詞展開話題。
那話題種類多的,有不少都是標題黨,純純的蹭熱度。
比如財經類的報刊就有個記者發文,以姜南柯離開s之后,對方市值肉眼可見的跌幅,去描述藝人經紀公司在市場上的不穩定性。說什么這類公司培養出一個當紅明星就能大賺,但明星一走股價必然會跌,以此勸告股民,買這類股票得謹慎入手。
亦或者民生類新聞,先夸一波姜南柯考入首爾大的戰績,再話鋒一轉變成講述今年高考的總數據,后面基本跟姜南柯無關,但這個新聞用的配圖,頭版頭條印的是姜南柯的臉。
現在是沒有什么自媒體蹭流量啦,但紙媒時代大家對蹭流量的操作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
娛樂小報就更夸張了,這波人就是靠獨特性去吸引買報紙的人,他們專注的就是姜南柯的花邊。日本那邊的電影宣傳記者會還沒開始呢,韓國這邊媒體就搶先報道了,柏原崇去參加了記者會,還搞出什么世紀情侶大復合的神奇標題,也是很能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