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姜南柯還是學生的時候,跟著教授和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學習音樂導演的職責時,這份職位的重要程度跟總導演都不相上下。
理論知識里,音樂導演不止要負責配樂那么簡單,所有跟電影相關的一切涉及音樂元素的部分,都是由音樂導演負責。包括但不限于劇情音樂特效、ost從什么哪個畫面的哪一幁進入,又在哪個畫面停止,要不要照顧到留白等等。
但所有社會人士都知道,在校園里學的理論知識跟走進社會后要做的具體工作,完全不是一回事。
目前是社會人士的姜南柯就在體會這種奇妙的落差,她第一次擔當音樂導演,也是第一次在創作領域,還是音樂創作領域成為乙方,要照顧甲方的想法。
自初中接觸音樂開始,姜南柯從來沒有被限制過一定要怎么怎么樣,哪怕她進了首爾大,偶爾也會被教授要求寫命題作品,比如剛好春天到了,教授就讓學生們創作一首關于春的曲子。那也是發揮空間很大的,不會卡死一定要和天氣有關之類的。
但李俊毅給姜南柯的限制就很多,非常多
起初,音樂導演剛簽約進組,總導演對她沒有任何要求,大有你想怎么樣都行的狀態,資方么,姜南柯才是甲方。
可等作為資方的甲方象征,姜南柯寫了三首曲子出來,準備讓李俊毅聽聽看,哪首曲子更接近他對電影主要ost的想法時。導演用極其委婉的方式表達了,哪首都不行。
當時還是甲方心態的姜南柯,就讓作為乙方的李俊毅不要那么繞,你就直接說,哪里不行,我好判斷怎么改。結果拍電影的導演跟負責音樂的音樂導演講,感覺不對。
什么感覺呢不知道,就是感覺不對。
這種堪稱玄學的回答,讓姜南柯十分無語,她都聽不懂他在說什么。隨后,姜南柯就反應過來,她現在不是甲方,她是乙方,她的創作是需要甲方滿意的。
甲方是個玩玄學的家伙,前后出了六首曲子,甲方都不滿意,都說是感覺不對。
乙方在擺正心態后,有了一個不是很靠譜,但她想要嘗試一下的想法。
這天,姜南柯又帶了兩首曲子去找李俊毅,跟此前作曲偏流行不一樣,這次偏古典,用的都是弦樂,鼓都是古典鼓,乍一聽有點像韓國傳統民謠的配樂。
在聽歌之前,姜南柯喪里喪氣的說,“我找我們教民謠的教授協助的啊,你如果連這個都滿意,我就撤了,你換音樂導演吧。”
李俊毅訕笑,“也不是不滿意,我哪有不滿意,這不希望更好么。”
趴在桌上的姜南柯有氣無力的揮手,讓搞玄學的甲方別那么多廢話,聽歌吧。
曲子放出來,總導演哪首都滿意,兩首都超級滿意,還舔著臉問音樂導演,“首爾大教授是不是很貴啊,有沒有友情價,不然我們付不起吧”
眼瞼微垂的姜南柯慢悠悠坐起身,“這個教給我,你只要滿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