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盛夏,這個夏天伴隨著高溫還在烈日下努力奔跑的是各家媒體的記者們,市場上瓜之多,吃瓜民眾都快被撐死了。
所有的風暴最初都只是一片瓜田里小小的一只西瓜而已。
先說來自娛樂圈的輿論風口,事件起因就是數位藝人代言的私人貸款,那家公司的底子確實不干凈,在一次暴力催債的過程中,差點鬧出人命,警方介入,媒體追蹤。隨后牽連到了貸款公司,緊接著就是為那家工作做代言的藝人們,被民眾大規模抵制。
為了平息大眾怒火,所有相關藝人接連召開記者會,表示他們已經退回了代言的費用,并且停止合作。這算是一種短尾求生,可惜民眾怒火難消,還是追著那些藝人罵,導致娛樂圈內的藝人最近都在自查,生怕又因為什么某個品牌的代言牽連到自己。
再來是起初跟娛樂圈沒什么關系的社會新聞,某個大學教授被舉報學歷造假,媒體跟進后發現,不止是這個大學教授學歷造假,有非常多社會知名人士學歷都有問題。在一連串的追查后,某些學歷還算不錯的藝人都被牽扯進這個旋渦。
在除了高考,幾乎沒有公平可言的韓國,學歷造假是非常嚴重的事。要知道韓國社會的上升通道本來就少,通常情況下你的出身就決定了你這輩子的階級。而唯一能跨越階級的通道就是努力學習,通過學歷,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去博一個未來的可能性。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里,有人使用虛假的學歷成為了人上人,就相當于他們搶奪了無數公平競爭的普通民眾的機會。換而言之,學歷造假在韓國是惹眾怒,會激起民怨。
學歷造假的風暴像一臺卷肉機,所有被擦到邊的人都被卷進這臺機器里。當民怨沸騰,當一件事變成一場輿論風暴,那被卷進風暴里的人,已經沒人在乎他是否無辜,是否清白,外界只會像聞到血腥味的瘋狗,一擁而上,撕扯其血肉。
這兩件事明面上跟姜南柯都無關,她一沒代言什么奇奇怪怪的品牌,二更不涉及學歷造假。尤其是學歷造假,姜南柯是在大眾眼皮子底下成長起來的,不論是高考狀元還是首爾大入學,乃至于數年延遲畢業,到好不容易畢業了,這些都有記者追蹤,查詢往年的報道也很容易。
偏偏這兩件事都關聯上了姜南柯。
代言的那事兒是有一個網友詳細羅列了這些年,有多少藝人為灰色產業拍過廣告,去佐證大韓民國要完,這些產業居然能邀請藝人還是知名藝人光明正大的打廣告。網友羅列的名單里,姜南柯赫然在列,由于她的知名度很高,網友還單獨把她拿出來舉例,給不知情的人科普,當年姜南柯還是女團成員,受眾都是青少年的時候,就給賭場拍廣告,極端惡劣。
原先只是網友的發帖引發了網絡輿論的攻擊,其實不是什么大事,還是那句話,目前網絡輿論的力量太小,不足以弄出什么大事。
但作為國內最大的主流媒體之一,朝鮮日報在呼吁政府的相關部門對灰色產業加強監管之時,幾乎復制了那位網友羅列的藝人名單,以佐證政府監管不力,導致知名藝人都能公開為這樣的組織拍攝廣告。
攥寫那篇報道的記者也是由于姜南柯的知名度,把她單獨拿出來舉例說明。論述當年作為頂級女團成員的姜南柯代言賭場,會給判斷力缺失的青少年群體帶去多大的影響,又有多少青少年粉絲因自己的偶像代言了賭場,而對賭場有向往,這是非常嚴重的社會危害。
這篇報道是頭版頭條,數千字的篇幅里,姜南柯占據很小一塊。內容的主旨并不是針對姜南柯,真的是在呼吁政府的關注。但報道里用姜南柯舉例,就讓輿論跟風都用姜南柯舉例,每每提起藝人不當代言的事件,全部要把姜南柯多年前為賭場代言的事拿來當案例說明。
這就導致現在很多普通民眾一提起姜南柯,就自動會想到,那是代言賭場的人。
紙媒還是大媒體帶歪的輿論風向,讓金長均很擔心后續會引發的輿論危機,為此,給姜南柯接了三個公益廣告,想對沖所謂的賭場代言人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