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不追星的孔佑連著看了兩天的演唱會彩排。
韓國服役的士兵在滿195天也就是六個月后會有三十天的假期,可以一次性修完,也是分兩次休,之后每個月還有四天的周末假期,就是通常會在周六或者周日休假的假期。在特殊情況也可以向上級請假。
孔佑這次的休假是之前攢的那個三十天假期中拆分的第二個十五天。他這次休小長假是有正事的,此前他升任兵長時,經紀人給他送了一本小說當升職禮物。小說不管是故事還是題材都太過聳人聽聞,關鍵是小說是由真實事件改編,那就更驚悚了。
起初孔佑并不相信故事是真實發生過的事件,他認為那只是作家為了買書想出來的一種宣傳手段。可經紀人說,這書非常有名,都上了暢銷榜的有名,書出版后還有新聞報道追蹤,確實是真實事件改編。
還是不怎么信,主要因為故事內容太驚悚,始終抱著懷疑態度的孔佑想著,自己剛好有假期還攢著,就干脆休假,想去見一見作家,跟對方聊一聊。
本來他休假第一天也就是兩天前,他就應該去見作家,他跟經紀人約飯之前就打算拜托經紀人看能不能聯系到作家。可他跟經紀人約飯的那天,跑來看姜南柯演唱會彩排了,這一看,就看了兩天,今天都是第三天了。
今天演唱會正式演出的當天,也是現場最后一次彩排。
同之前兩次彩排比,今天的彩排更正式,現場需要協調的事情很多,工作人員都在忙,觀眾們就沒什么人關心。
今天來看彩排的觀眾群中,有一位稍顯特別的存在,李繡滿。他并沒有直接跟姜南柯對話的機會,準確的說連后臺都沒進去,從他下車就是金長均去接他,之后金長均基本是寸步不離的跟著他。
還是坐在觀眾席第三排老位置的孔佑,看著坐在斜前方的經紀人和李繡滿,再看一眼都快結束的初期初期彩排,不是很懂這位卡著彩排要結束的點來,難道是專門為了堵姜南柯前輩無不無聊。
基于馬上就去要軍部報道也停了所有行程,同樣天天跑來看演唱會彩排的李東旭,這兩天跟孔佑算是有點混熟了,發現他視線老實往李繡滿那邊飄,誤會了,就側身同他小聲講,“放輕松,南柯不怕他。”
正在喝咖啡的孔佑動作微頓,這位是不是對姜南柯前輩的地位有什么誤解,一個經紀公司的老板有什么好怕的,他都不會怕何況是前輩。
“我就是好奇,他為什么快結束了才來。”
“可能是消息靈通”
李東旭看他不解,想起來之前兩場彩排,東神都只來了兩人組,這哥應該是不知道三人組的表演里有個能炸場子的演出,就說,“你等下看了就知道,還有個男團之前彩排沒來,他們等下登臺。”
這邊話音剛落,那邊的三人組已經登臺了。
會場的喇叭里能聽到導演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報幕一樣的聲音,“全場準備,無名歌。”
那是一首沒有名字的歌,創作這首歌的人就為它取名無名歌,歌詞真實的描述了一群追夢的少年,是如何從籍籍無名到世界聞名,又是如何被商人榨干血肉。至于具體畫風,只要聽一段歌詞就明白。
我們踩著輕松的步伐在領工資的那天回到了公司,成員們用欣喜的目光看著對方,互相稱贊彼此努力的成果,結果給我們看的財務表上經濟效益是負4000萬。以為自己看錯了,重新確認一切都是經費d,那么多的錢都變成了經費鞋子肩甲到底是什么經費那么多的錢都去哪兒了
重點當然是最后一句那么多錢,都去哪兒了。
舞臺上的表演者用ra對著麥克噴出這句話的聲音,可以稱之為嘶吼,也可以稱之為對臺下變身觀眾的資本的控訴。
作為觀眾之一,多少有點事不關己心態的孔佑純然是好奇,問身邊的人,“前輩很討厭李繡滿嗎”不然這樣的歌沒有她點頭,是不可能登上舞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