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模特這份職業不談,在2001年才以演員身份出道的孔佑,他出道的時間差不多就是姜南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紅遍亞洲。
這一年同樣是姜南柯作為愛豆爭議最大的一年,韓國大街小巷都是她的消息,只要是娛樂版的媒體所有的頭條幾乎都會關聯到她。
頂級女團的成員公開戀愛,對象還是個日本男演員,光這點就沒辦法讓粉絲乃至于一部分韓國民眾接受。
彼時演員孔佑只是個初出茅廬的萌新,萌新對于愛豆的八卦沒什么興趣,頂多就是到處都有人聊,他聽一耳朵。
眼瞅著女團所有行程暫停好似墜入深淵,一部我的野蠻女友橫空出世,這部作品讓姜南柯成為孔佑的前輩。
單純算演員們的出道時間,雙方算同年出道。可一來達者為師,二來姜南柯憑借這部作品直接飛升。
此時的孔佑還是個在各個電視劇劇組混日子的小配角,他要是在這一年遇見姜南柯,必須得鞠躬叫前輩。
萌新跟前輩任何直接接觸,萌新只是走到哪都能看到前輩的照片,電影太紅了,姜南柯就是當紅炸子雞。彼時她都紅到沖出了亞洲,在韓國這個大本營里,她是足以橫掃天下的。
兩人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接觸,已過了數年,此時孔佑已經是圈內新星,算是一線小生,爆了一部電視劇,但那跟姜南柯沒什么關系,雙方也并不認識。
那次他們只是在經紀人的介紹下,互相簡短的打了個招呼。那也不是什么正式的見面,純屬在公司偶遇,經紀人給前輩介紹后輩,后輩乖巧鞠躬問候,隨后各走各的,沒了。
多年后如果讓兩人回憶他們倆的初次見面的話,雙方都不會有什么深刻的印象,本來就是陌生人么。
陌生男女成了同門,也沒有變得熟悉。姜南柯很偶爾才會去一次公司,孔佑去的也不多,雙方的社交圈重疊的部分也很少。如果不是因為一部特殊作品,兩人很可能就一直維持著同門前后輩的陌生關系。
作品名為熔爐,一部在孔佑看來,絕對稱得上改變他人生的作品。
這部小說跟姜南柯有千絲萬縷的關系,而孔佑動用了所有人脈去推動小說影視化。
原著小說跟進行影視化改變后的電影有很深的關系嗎好像有,又好像沒有。
小說是文字的載體,而電影是影像的作品,兩者唯一有的聯結,大概是兩部作品擁有同一個內核,他們在推動同一個事件。
孔佑和姜南柯因這部作品所產生的緣分,也是似有似無的關聯。前者因多年習慣,對前輩的稱呼始終為變過。后者也因出道多年,看后輩都像看小朋友,時常會遺忘對方其實比她大三歲呢。
熔爐影視化的過程著實有點困難,哪怕孔佑在想要做這件事之前就預估到會很難,真正實施起來也遠超出他的想象。
此時已經是2010年,此時孔佑已然撞了無數南墻,人都有點喪了。
就在這個節點,前輩無聲無息的登場,輕飄飄的推了這個項目一把,就轟塌了所有的關卡,讓項目變得無限順利。
必須要說,此時孔佑對姜南柯的感激之情遠超過一切,他是真的非常感謝她的幫助。
但兩人依舊不是很熟,姜南柯跟這部電影的關系依舊不是很大,她只是推動了項目進程的人,卻并沒有參與項目創造的過程。
隔年,也就是2011年,跨過艱難萬阻的熔爐拍攝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