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南柯還是可以用專業的眼光去看待男與女的,比如
“全度妍真美,那張臉絕了,只要鏡頭懟過去,觀眾就很自然的會被那張臉背后的故事所吸引,那種渾身散發著巨大虛無感的力量,超級吸引人。”
姜南柯在跟一幫人重看男與女,這個場子里沒有演員,沒有電影制作公司的人,只有七、八個導演。本來其實也沒有她,她在圈內的身份更多偏資方,但她還是被叫過來了,參加導演們的聚會,以導演的身份。
這個局最初是之前去參加了電影試映會的樸贊郁,聽李潤基說他要帶項目去參加戛納,就隨口講了一句,你這個片子的調性更適合去柏林。樸贊郁真就是隨口一說,沒有任何其他含義,要知道目前柏林已經結束了2016年的參賽申請,上個月就結束了。
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李潤基聽了柏林的說法后,左思右想呼叫各位職業選手,來一起商量下,電影到底是送去戛納還是威尼斯,再不然等明年的柏林
別以為拍藝術片的導演真就只在乎藝術,他們也是要吃飯的。藝術片沖票房不好賣,那去沖獎再給各國片商賣版權就是他們主要的賺錢渠道。這要是一部電影即沒票房也沒獎項,這不就砸鍋了么。
原先堅定要去戛納的李潤基被樸贊郁一句話攪合的想法動搖,如果戛納希望不大要不要換個地方參賽
樸贊郁得知此事后多少有點無語,但也不好說什么,還是他的嘴巴惹出來的事。又擔心李潤基萬一非常想不開,真要等明年的柏林,要是拿獎了還好,如果李潤基沒拿獎,那他再后悔怎么沒去戛納,這豈不是很尷尬
為此,在李潤基找樸贊郁他們一起再來看看片子時,樸贊郁把姜南柯拽上了。理由是萬一李潤基想不開,姜南柯可以作為證人,證明不是他忽悠李潤基再等一年柏林的。
這個邀約姜南柯本來是不樂意去的,她看男與女第一遍就很糟心了,還要再看第二遍自找苦吃。
可樸贊郁非得拖她去,她也就去了,說到底只是一部電影么。等真去才發現,這真的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大概是一起觀影的觀眾不同,此次再度成為電影觀眾的姜南柯,身邊全是在探討電影本身的,還是以腦補歐洲三大電影獎評委的身份,以絕對專業的眼光去評判電影。眾人話題的密度和專業性,天然消弭了什么激情戲所帶出的那點子事,姜南柯還真能以專業的眼光去看待這部電影。
電影導演們都覺得女演員的狀態非常好,姜南柯無限認同,力贊全度妍是絕佳的選角。男演員的選擇上,不少人也說李潤基是神來之筆,孔佑在這部作品里的表現是有些讓人驚喜的。這方面姜南柯就不評價了。
而一幫導演湊在一起討論出來的結局是,反正都是拼運氣,李潤基還不如按照原計劃去戛納。再等一年柏林也太久遠,至于威尼斯,誰都說不好他們今年參賽的作品,會不會出神作啊。
所有參加國際電影節的導演都得祈禱自己不要撞上神作,或者賭一把自己的作品就是今年的神作,不然都沒指望。這玩意兒雖然也看公關手段,但相較于奧斯卡那種純商業電影獎項,歐洲三大相對公平。
人多的場合,不論大家關系如何,話說的都留三分余地。只剩熟人的局里,彼此口中的話語就格外犀利。
“他本子編排就有問題,兩頭不靠。”樸贊郁一邊烤肉一邊吐槽,“婚外情要不然拍極致的欲,要不然拍極致的情。男與女明明拍的是情,把情拍的那么好,出軌雙方都能得到觀眾諒解可以去浪跡天涯了。結果鏡頭一轉,最后用男主回歸家庭,找回責任心收尾,什么亂七八糟的。”
李滄東不贊同,“從他故事的走向到這個結尾是可以遇見的。”但他也認同,“這樣的結局確實不討好,如果碰到女評委比較多,印象分就不好。本身鏡頭語言就集中在女演員身上,重點展現了女演員的掙扎,收尾的落點在男主角回歸家庭,女主角被丟在半路了,這個結尾很敗好感。”
男與女的故事講的是兩個家庭都有生病的小孩,全度妍和孔佑相遇,是他們分別帶著孩子去芬蘭治療自閉。有婦之夫和有夫之婦的相遇,背德的戀情。電影從頭到尾都在拍兩人的情愫,結尾卻是,女方孤注一擲去找男方,男方卻選擇了回歸家庭。
這樣的故事講述在他們倆看來有些不上不下的,很可能會降低評委的印象分,尤其是在女評委那里。
烤肉局就三人,作為第三個人,姜南柯本來安安穩穩吃肉,不評價。但另外兩人問她有什么想法,她的想法就是
“我覺得回歸家庭也沒什么不好,金風玉露一相逢說起來是很浪漫,可這樣懸浮的浪漫沒辦法長久,可能最后都是回歸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