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無數奇跡大概都是由一個個巧合所組成的,而在組成某些巧合的事件發生之初,沒人能遇到到此事會跟自己有關。
伴隨著盛夏炙熱的陽光回歸首爾的姜南柯,在機場落地的那一刻就化身姜導,隨即開啟新電影的宣傳。主題是墮胎的電影,在這個男權當道還墮胎違法的國家,電影的宣發剛冒頭就不出所料的引來大面積的輿論攻擊。
當然也可以說,這場風暴是電影宣發團隊有意創造的,某種程度上這也算是一種宣發策略。
作為這場風暴的推動者,姜南柯堪稱淡然的直面暴風雨,瀟灑的接納任何一家媒體想要對她進行的采訪,哪怕是擺明車馬站在她對立面的媒體。
比如朝鮮日報委派的采訪記者,報社本身可能沒有立場,那是個機構。但記者本人是有立場的,男記者立場鮮明的站在墮胎就是違法這個點,不止攻擊姜南柯公然挑戰法律,拍攝這樣的作品就是嘩眾取寵。還牽扯家人,詢問身為警察的女兒的女導演,你拍攝了一部主題違法的作品,有考慮過你父親的立場嗎
采訪現場兩人都非常冷靜,這是一個典型的娛樂場攻防戰,記者想要博眼球,而女導演在捍衛自己的作品。
在擁有導演的身份之前,姜南柯先是藝人,藝人面對這種問題應對的游刃有余,“我方便問一下您的年齡嗎”
男記者微笑,“這和我的問題有什么關系嗎”
“那我能問您結婚了沒嗎”姜南柯也是微笑臉,“還是,這屬于您的隱私”
“您是指您個人立場是您的隱私無法回答嗎”男記者反問。
姜南柯笑容不變,“我是指,如果您那么在乎長輩的立場,堅持父父子子,那您手上應該戴著婚戒啊。雖然我清楚您具體的年齡,但應該不小了您這個年紀應該會被家里催婚吧,您為什么沒有聽從長輩的話呢”
笑容僵硬一瞬的記者很快反應過來,“那我可以理解為您的父親不支持您的電影,您一意孤行嗎”
“您可以理解為,如果法律禁止的所有事情我們都應該無條件支持的話,那素媛法案就不會出現不是嗎”姜南柯笑容滿面的說,“還是您認為,熔爐沒有存在的必要,素媛也只是我創作出來嘩眾取寵的存在”
記者笑容微收,“我想我們跑題了。”
姜南柯聳聳肩,“希望這段采訪能完整的刊登。”
這段采訪當然沒有完整的刊登,報紙出街時,筆者完美的使用春秋筆法,給姜南柯扣上不敬尊長、嘩眾取寵的帽子,變成了一個瘋魔的女權主義者。
而就在同一天,報紙發行的同一時間,電影宣發的官方賬號,完整的公開了這段采訪的視頻。
網絡上無數網友對斷章取義的報刊內容口誅筆伐,而現實中無數購買報紙的受眾對這段內容皺起眉頭,對姜南柯也有了不太好的觀感。
這就是輿論戰,彼此雙方都很清楚對方手上有什么牌,但他們也都很清楚,彼此說出的話語傾聽的受眾不一樣,他們只要滿足己方受眾想要聽到、看到的內容就可以。
網絡上支持導演的觀眾想要看到理智清醒的姜d,而這年頭還在訂閱報紙的人群想要看到的就是年輕人讓人厭惡的愚蠢。
他們都在工作,不管是電影導演還是采訪記者都是在工作。工作開始之前,這位陌生的男記者跟姜南柯沒有任何事前提問內容的溝通。工作結束之后,男記者起身給姜南柯鞠了個九十度的躬,后者也是笑著欠身,表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