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蕓見她娘脾氣說來即來,趕緊勸說不停“您當著妹妹面可不能如此強硬,還是要好好兒勸說,她不是個聽不進去話的孩子。”
這番言語,盛蕓自己說的都感覺有愧。
妹妹以前還好,最近卻是越來越固執,她這個親姐姐有時都看不懂,人家九妹哪里惹她不喜了,讓她這樣不待見。
你說你不待見她,那就遠著好咯,為何非要給人家添堵呢這要不是她親妹妹,她肯定再不搭理
可誰讓這就是她親妹妹。
作為姐姐,即使她才九歲,也是想努力周旋以讓妹妹好過些的。
只是她妹妹未見得領情啊
晚膳過后,娘兒三個坐于一處說話,何氏就將盛蕓的主意說了出來。
當然,為了姊妹感情,她將主意說是自己出的“你姐姐聽了,怕你只身到何家會不安,故而主動說要陪著你去。”
盛菡聞言,心里頓時一冷,她外祖家祖輩臨近川蜀之地,從那里到京都,單程就要十天半月,這還是快的。
這樣一去,不到及笄,她能回來
前世,三房出事是在盛苑九歲,那時她不過十二,豈不是錯過了楚王
可是若是她能在外祖家呆個五六載,趕著楚王和盛蒽剛接觸的時候回來,似乎之后更好操作
這想法兒一出,原本微冷的心,漸漸燥熱起來。
這辦法真可行她姐姐和盛蒽般般大,若是她跟著回京辦及笄禮的姐姐一起歸家也說的過去,畢竟親妹妹怎好錯過親姐姐的及笄禮呢
“何家世代書香,雖說吃穿用戴遠不如國公府奢華,但是禮儀規矩卻強過國公府很多,你若去何家,便是你祖母也無可指摘。”
盛菡聽著娘親之言,心里還挺感動,自家人知曉自家的事兒,她娘親看著厲害,其實有些怵祖母常夫人,蓋因祖父給她祖母無限度撐腰。故而每次常夫人出手,她娘都無招架之心,只能被動忍著。
此刻能為她想出如此之法,也是用心良苦了。
盛菡心里有些感動。
哪怕有些抵觸何家用度清簡,還是默認了這個決定。
“菡姐兒,這事兒也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還要跟何家聯系,來來回回恐怕要等年后,這其間時間不算很短,你可不要再招惹三房那個小九娘了”
何氏自覺對婆婆和丈夫有了交代,想著女兒可以替她回何家盡孝,心里松快不少,竟等都不想等,叫人將丈夫喊來,商量好了就到安和堂說去。
只要從婆婆那里過了明路,菡姐兒之后就能輕松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