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盛蒽因為骨質較脆的緣故,不適合直接接觸盛國公府的武學,故而四五歲的時候就跟著女師傅練習柔體之功,以期堅實基礎,日后可以補上功課。
當時在西南駐守的施夫人在通信中知道此事,便將自己總結的習武之法挑揀出來整理成冊,郵寄進京。
冊子里的練習之法極為詳盡不說,其間附圖更是細致生動,便是鄭氏看了也能上手。
盛蒽本就有些底子,故而學的極快,施夫人見獵心喜,又將自己收藏的一些適合盛蒽練習的基本功傳授,這樣一來二去,彼此之間有了半師之誼。
此后,施夫人和盛蒽保持著通訊不斷,她根據盛蒽的練功進度,時不時提出改進意見,其間更是沒少教給盛蒽實戰用的功夫。
而這也是盛蒽沒有正式習武,卻能打遍蒙學鮮有敵手的原因。
“蒽姐兒年后再將基本功夯實夯實,就可以正式學功夫了。”
施夫人看著聞言立刻喜笑顏開的盛蒽,好笑說“不過,你也不用將那些功夫看得有多高,你練好了也不過就是比旁人輕便些、靈活些,跳得高些、蹦的遠些、跑的快些,打架時能以一敵數罷了。”
盛苑坐在她懷里聽她這樣說,不禁翻翻眼,心說,這位夫人肯定拳腳功夫極好,要不然也不會這樣謙虛,謙虛的她都要心動了。
施夫人和鄭氏坐穩當后,又給各自女兒送上見面禮。
鄭氏送給梁宜春的是一整套頭飾,從發簪、發釵、步搖,到華盛、鈿、梳篦,攏共六種,三十六樣。
像發簪有八樣白玉鑲寶石如意簪、象牙嵌翠并琉璃流蘇蘭草簪、金絲琺瑯水晶喜鵲簪、銀海棠花掐絲兩大六小簪、珍珠彩玉蝴蝶雙飛簪、黃玉環綴鈴鐺雙流蘇簪、翡翠點紅寶石雙蜻蜓展翅簪、紫玉桃花群枝流蘇簪。
像發釵有十二支,都是金絲點翠疊層祥云迎喜鵲釵。這些發釵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兩兩一對兒,更可以十二支一起插滿頭。
像步搖有六支雙喜鵲銜寶珠流蘇步搖、鎏金雙塔綴宮殿流蘇步搖、春字型綴牡丹花樣流蘇步搖、鯉魚翻躍水花流蘇步搖、彩鹿銅鶴祥云流蘇步搖,百寶如意綴柿子型流蘇步搖。
至于其余的,華勝、鈿分別有兩支,梳篦有六把。
“我聽你信中言語,知春姐兒要在她外祖家辦及笄禮,咱們老家和京城相距遙遠,我這一大家子要照顧,沒法子前去,故而提前將給她的賀禮拿出來了,至于重逢禮么”
鄭氏將一枚藥玉遞了過去“此物雖名為玉,實則不是玉,戴在身邊時久能祛百病避瘴氣,若是中毒、受傷,將其研磨成粉,或口服或外敷,都能減輕癥狀大半,雖然未必能徹底根除,但保住性命卻是可以。”
“喲這太貴重了”施夫人聞言大驚,“這東西是你外祖家的秘藥,據說成品難出,你陪嫁時也只帶了六個。”
鄭氏見她反應這樣夸張,忍不住笑嗔說“你去西南的時候我就送過你一枚,怎地好像初見再說了,你言這孩子意在沙場,我這做姨的總要盡份心意。”
施夫人又說“我那個給她足矣。”
“哼,你自己先在京里呆久了再說吧”鄭氏沒好氣的看她一眼。
施夫人訕笑片刻,到底沒再讓她收回。
鄭氏送給梁爾夏、梁善秋準備的一樣都是一整套彩玉鑲嵌碧璽的畫筆并全顏色顏料雙份,樂器世家進貢朝廷的古琴、琵琶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