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向潯說著話,余光注意到小閨女有些歪斜的帽子,看她帶著連蹼手套扶帽子有些費勁兒,好笑的停下來,給她正了正帽子,然后才繼續領著小家伙兒往前走。
盛苑呼吸著清冷的空氣,又使勁兒往外吐氣,看著一團團白色霧氣出現在眼前,只覺格外高興。
她和她爹之所以腿兒著去前街書社,是因為從燕朝時起,就要求有官階的人家,初一初二拜年時以步代車,說這既代表了彼此真誠的情誼,也代表著一年都要勤奮不輟。
盛苑知道這個習俗的時候,暗戳戳想,這可能就是過年時這些富貴人家都只派管家或者管家嬤嬤出去拜年的原因呢
盛向潯聽了小家伙兒的說辭,先是覺得好笑,仔細想想,竟然覺得還真有這個可能。
“我小時候跟著你祖父步行出去,那時覺得大概是因為京都的文臣武將皇親國戚太多了,若是過年其間都乘馬車,恐怕還不如步行更快呢”
盛苑沒想到她爹小時候也想的這么多,吸吸凍的有些紅的小鼻子,好奇的問“爹爹,您們同僚之間拜年,為何要在書社那里地方大不能放進那么多官員不”
“因為這樣省事兒簡單啊。”盛向潯看著小家伙兒睜圓了眼睛,看不夠似的東瞅西瞧,便笑了笑一把將她撈了起來。
他抱著小閨女,只覺得跟揣著個小暖爐似的,頓時覺得自己真聰明,此舉簡直一舉雙得。
“爹爹”盛苑見她爹不說了,忙不迭抻著他耳朵提醒。
被小爪子抓著耳朵往上提,盛向潯呲牙咧嘴的掂了掂搗亂的小孩兒“你都多大了怎么還和三歲孩子似的抻大人耳朵”
盛苑一聽,忙不迭松開手,將小爪子藏在身后“這可不賴我,是三歲苑姐兒揪噠”
“”盛向潯就沒見過這么喜歡狡辯的小家伙兒,問她,“你這可不對啊你現在是幾歲,那就得幾歲的盛苑負責。
總不能等你二十的時候,犯了錯,還扯著前面兒十九個盛苑負責啊”
“唔。”盛苑鼓著雙頰老實多了。
盛向潯見好就收,繼續剛才的話題。
“咱們要去的書社,名字就叫書社,是翰林院名下產業。原先是叫翰林書社,后來有御史攻訐,說是用朝廷之名招攬生意,我們當時的學士老大人就將翰林倆字去掉。”
盛苑想了想,覺得這位老大人很有急智。
就像你的對手給你來了個直勾拳,你要想反敗為勝,或者輸的不那么難堪,至少要不假思索回擊,要是沉默半晌琢磨是回擊以拳、還是回擊以腳,就顯得有些可笑了。
這位老大人的做法也是這樣,大概是被御史出其不意的舉動打懵了,又想不出更好的名字,所以刪除“翰林”倆字最為簡潔有效。
只取“書社”為名,饒是擅于斗嘴的御史都不好批這倆字有問題。
“您們那位老大人果然是個高手”盛苑忍不住跟她爹稱贊。
盛向潯聽著小閨女的分析,沉默了。
他要怎么告訴孩子,那位老大人當時可能沒想那么多,就是有點兒懶
不過話說,他閨女的腦回路聽著好像有些熟悉,似乎當時的首輔章大人事后也夸贊過老大人有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