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非的話聲戛然而止,他咂摸咂摸嘴,好像有些意猶未盡。
景和帝見狀,愈發松口氣「朕無意更改先例,故而秀女一事,還是不要打擾民間,不然恐地方自作主張憑添事端」
當他是傻子呢,若是取民間女子選秀,那女子科舉將來恐怕就成了獨屬于官家子弄權之地。
呵呵,果然父皇說得對啊,這幫臣子的主意可以聽,卻不能全聽,他們是隨時隨地給皇帝挖坑,損皇權肥臣勢,恨不能讓皇帝當吉祥物。
「選秀,非秀才不選也」景和帝懶得和他們爭論,直接定調說,「諸卿當知,縣考選送府試不限名額,只要文理通順即可;府考選送院試,亦是難有落選者,唯有院試稍許嚴格,若是連府州縣學都進不去,何談入皇室難不成朕之后宮、皇子宗親,只配選取蠢才」
景和帝說得自己愈發不高興。
也不是說一定要選才女,可是,在女郎可以讀書科考之時,誰樂意后宮嬪
妃不通文理呢
景和帝說到這兒,生怕諸臣接著嘮叨,趕緊自己補充「當然,參選之后,落選者可繼續參加考試,而選中者則止步童生試,日后亦不得于前朝擔任官職。」
聽他這樣說了,諸臣略有猶豫,忍不住看向首輔所在。
「陛下圣明」言遠沉默片刻,行禮。
至此,諸臣隨其一起行禮「陛下圣明」
「言閣老。」刑部尚書梁邇追上言遠,拱手言,「陛下當真不考慮從民間選采女」
言遠笑著捋了捋胡須「陛下仁德,不欲打擾民間清靜。」
梁邇聽得欲言又止,半晌之后小聲言道「大人,下官幼弟只有一個遺腹女不是下官自夸,下官這個侄女冰雪聰明,于讀書更是極有稟賦,原先女子科舉開考,家父想借此留侄女在梁家,給下官幼弟一脈頂梁承嗣延續香火,可這」
言遠想起梁家那個芝蘭玉樹的小郎君,不禁有些心軟「將來的事將來再說,現在未必能夠理清,且看女子初考的成績如何吧若是令尊有心培養,令侄女只管潛心學業就是,莫要故意落榜。須知考上秀才者,卻不見得選秀能過。」
他這指點點到即止,能說這么多也不過是看在自己曾對那個梁家小郎君起了收徒之心。
「你說選秀者要有秀才功名」梁夫人看著從梁家回來的嬤嬤,驚詫的說,「何時多了這么個規則這么說,這滿府九個女郎,唯有三房那倆丫頭可能有參選資格」
三房那個大的也就算了,那個小的最不是個東西。
說她狗脾氣都是夸她,這丫頭根本不分敵我,懟起人來更是不分老幼。
偏偏國公爺拿她當個寶,也不看看成日里架鷹溜馬的小紈绔有個什么好哪里有薔姐兒半分強呢
也對,國公爺若眼力好,也不會偏著姓常的
「老夫人,要不然跟五爺說一聲吧選秀三年一選,參選秀女從十三歲到二十三歲皆可,咱們薔姐兒還有機會。」
梁夫人猶豫了下「你叫人盯著安和堂那邊兒,看看姓常的怎么運作,她那個在宮里養著的孫女兒不可能一點兒消息沒有吧」
安和堂側院花廳,常夫人看著容光不似當初的三夫人何氏,慢聲細語的說「我不獨老三一個兒子,你亦不止菡姐兒一個女兒,有時間多看看好孩子,蕓姐兒那么乖巧,還不值得你多為其考慮」
何氏低垂眉眼輕聲說是。
常夫人看她這樣不禁輕聲嗤笑「你記著,你從沒有接到過宮里的傳信。」
何氏聞言一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