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童試出榜還有六天,早朝上,通政使彈劾九洲十三府童試有徇私舞弊之嫌。
原本慵懶的景和帝一下子清醒了。
雖說鄉試才是科舉考試的首考,但是童試作為科舉資格試,面對考生之廣之眾,亦不可忽視。
原本垂眸打瞌睡的禮部尚書何本初也不睏了。
要知道,禮部是有主掌貢舉、學校之責的,若是大楚出現大規模舞弊,他這禮部尚書可有不察之罪啊
何本出有些頭大,早知道多聽諫言,奏請圣上規范童試考核時間了。
沒有錯,此時大楚各地童試考試時間多有不同,像京都這邊兒通常較京外晚些。
在內閣呆久了,難免習慣以順天府院試時間為準,要不然也不會讓通政使打個措手不及。
“圣上,臣請圣上明察”何本出作為早朝上的經驗型選手,沒有貿然攻擊通政使,反而一臉嚴肅的站出,大有一旦核實、即刻揮淚斬屬下之勢。
景和帝沒搭理這個老油子,揮揮手,嚴肅的看向通政使:“愛卿細細言來。”
通政使雙手舉起奏本:“陛下,微臣自前日以來,收到陳情訴冤之告九十三封,封封痛斥各府主考自成績出列后,未按優劣排名,擅自更改名次,更有甚者罷黜優等考生。”
景和帝聞言,示意內侍接過奏本,瞇著眼睛一字一句看了一遍。
朝殿之上,氣氛逐漸緊張。
大臣們不由自主瞧瞧抬頭瞅向御座上的皇帝。
景和帝看到最后一目十行,不過怒氣卻蹭蹭蹭往上漲。
看到最后,干脆使勁兒的合上了。
“愛卿,你說的這些考生,多是女郎吧”
景和帝忽而笑問,把朝臣們的心瞬間給提了上去。
早朝上,大臣們不怕皇帝發怒,只怕皇帝該發脾氣的時候笑嘻嘻。
通政使揚聲:“皇上圣明”
“朕看朕不圣明”景和帝使勁兒將奏本擲于地上,忽而變了臉色,怒吼,“若不然,怎么有這么多臣子敢明著和朕角力呢國家取材,事關千秋基業,爾等怎敢于此斗氣”
“陛下息怒”眾臣頓時垂首齊言。
“息怒息怒朕尚未大怒,爾等便要朕息怒怎么,非要朕憋氣憋暈過去,爾等才開心爾等何等居心”景和帝氣到極致,站起來,叉著腰來回踱步罵人。
為首的言遠等人嘴角皆抖。
沒辦法,這位皇上的意圖太明顯了。
眼瞅著就要順勢耍混了,他們做臣子的怎么辦
“圣上。”言遠看了看自己位置,雖說不樂意,但是這些年站在他前面的家伙不是乞退,就是貶謫,不知不覺自己站在了第一排,作為眾官之首,他不開口說不過去啊
雖然不樂意,他到底還是尋了個空隙,趁著景和帝運氣的工夫稟告:“通政使所奏之事不可懈怠,臣肯定圣上下旨,令十三道御史陳詞,并各府主官自辯。”
“”還想繼續輸出言語的景和帝頓了頓,“兩位御史可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