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晉站起相應,與之拱手行禮侯,問起了他此行之目的。
提到自己為何來此,韓儉讓的表情有些復雜。
他總不能直接說,自己是受到了打擊報復被驅趕過來的噠
雖說這是實情。
“朝廷對守安城內部事宜的處理方式上多有微辭,故而派本官前去調查。”
秦晉聽聞,登時眼眸一亮嘿,翻山進城的條件,這不就具備了嗎
韓儉讓沒想到對方竟然要幫他們探路,驚喜之余,還有些茫然。
自從奉旨出京那刻起,他就開始發愁。
旁人不曉得盛文臻的為人,同在都察院任職的他,還能不清楚
若是讓她曉得自己曾在朝中彈劾她,他能不能活蹦亂跳的離開守安城都說不定哩。
故而,他才以順路體察民情為由,放緩了步子。
誰承想,才走了半程,邊陲就傳來大楚和阿戎開戰的消息
當時,韓儉讓就想扭頭回京。
那可是阿戎啊那可是不講理的蠻夷
若非科舉不易,他當時就想掛印撤離。
只是,邊陲方向風險劇增,京都那邊兒也不是說回就能回的。
尤其沒有完成朝廷任務就想回京他要真這樣做,他以后的幾代子孫都不用考慮讀書的問題了。
所以,他寧可放慢去邊陲的腳步,也不敢調頭就扯。
眼下,這個只見了一面的秦晉,竟然主動要求替他探路
“本將駐扎于此,原本就有護送中原民眾、朝廷官員進出此地之責。畢竟邊陲混亂,韓御史您縱有晏子之能,遇上不講理之蠻夷,又能奈何還不若本官派人以您這支隊伍之名,進到邊陲地界,梳理出一條安全隱蔽的進出通道。”
韓儉讓沒想到秦晉這個武夫,竟然也能說出讓人醺醺然的好話,登時,對秦晉客氣很多。
而秦晉,在尋到翻山的契機之后,已經迫不及待要派親信前往守安城探查究竟。
于是,在安排了人將韓儉讓帶到客帳休憩,又讓手下將護送韓儉讓的隊伍帶去休息。
一切安排妥貼之后,他剛準備安排人手前去喬裝,就見之前那個傳信兵前來稟報
“將軍,剛剛有只鷹隼前來送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