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樹】:笑死我了,我評價冰箱性能好不好還得自己會制冷?我看鋼鐵魔法術士前期還行,但后期絕對會崩!!!
【FCKKKK】:我覺得這動畫挺好啊,有鋪墊有反轉,還有精彩的戰斗和復雜的設定,你們這些覺得不好的,筆給你,你來畫。
【字數布丁】:動畫播的時候我正在啃鴨脖,啃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我覺得這動畫估計要賠本。
【看客一二三】:我盲猜卷均銷量大約在八千到一萬左右,當季霸權應該不困難,但想要成為年度銷量霸權還差了那么一點意思。
徐睿看到這幾個評論,才想起來銷量這回事,于是點開全國最大的網購網站淘淘網,看看預約情況。
短短一個多小時的功夫,《鋼鐵魔法術士》就已經在預約榜上排名第一,遠遠超過其他的動畫,按照預約和實際銷量的兌換,徐睿目測《鋼鐵魔法術士》的卷均銷量應該在一萬以上,他自己看動畫的感覺,這部作品的光盤卷均銷量應該有兩萬。
按照業界之前的慣例,一部十三集的動畫,卷均能有兩千五就是不虧本,這就是動畫的保本線,由于這個數字是之前一部動畫《學妹向前沖》的卷均銷量,所以也被稱為“學妹線”。
而卷均能夠有五千,就表示其銷量達到了全年動畫銷量的前20%,有制作第二季的希望,因此也被稱作“二期線”。
銷量有一萬就是暢銷作品,不但更容易制作第二季,還會在各個渠道進行連續的推廣,到這個水平,其實就是一部十分成功的動畫了。
從這些指標來看,鋼鐵魔法術士毫無疑問應該是一部成功的商業動畫了,武藝導演制作商業作品的能力,從銷量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銷量并不能代表質量,不但因為作品本身有大眾與小眾的區別,包括光盤的售價,附贈的商品,甚至包括檔期都對銷量有影響,所以業界人士一般不會單純以銷量來論成敗。
更何況,在網絡播放普及的現在,視頻網站的轉播權本身也是一筆收入,光盤銷量也就僅僅只是一個參考了。
但對于一些觀眾來說,銷量就是最顯眼的指標,他們會將銷量最高的作品稱為“霸權”,而一些原作優秀,或者制作組出名卻銷量很低的作品則稱作“暴死”。
正因此,銷量就變成了觀眾們最喜歡討論的話題,每個季度都樂此不疲。
“今年賣得最好的,應該是之前的《寧江喪尸2》,發售三卷平均銷量一萬二,這么看來,《鋼鐵魔法術士》超過它應該是板上釘釘了。”
徐睿回憶起了之前看到的資料,喃喃自語般說道。
A2論壇很快又有了銷量預測帖,似乎是因為某幾個人在專樓里吵得不可開交,版主干脆就弄了一個預測帖,用論壇積分作為賭注來下注。
徐睿簡單看了一下,兩千以下的票數寥寥無幾,更多的投票數集中在兩千到五千,和五千到一萬之間,一萬到兩萬的票數和兩千以下的票數幾乎一致,不知道是不是版主的惡趣味,還設置了三萬的選項,不過太過離譜,沒一個人投注。
徐睿想了想,登錄了自己的賬號,也投了一些積分進去,權當娛樂。
他投注的,正是三萬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