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點,幻電動畫二樓,大會議室,作畫會議正在開展。
徐睿坐在主位上,翻看著演出分鏡稿,這一次,《古典文學社系列》的分鏡并不是徐睿一個人獨立完成,而是交托給了另外兩名專職演出的人員,三人一起,最終的演出稿則由徐睿把關。
“有關這一處的表現手法,我覺得用象征會更好,也更符合故事一貫的演出風格。”
一名演出,在《魔法少女小圓》的時代加入幻電動畫的韋可鑫說道,他的演出手法算是師承徐睿,喜歡搞騷操作。
“可是上一集的故事也是用的這個手法,連著兩集都用,會不會有些令人感到疲勞?”
另一名演出則是在《噬魂:零》時期就進入幻電動畫的李宏毅,他從動畫師開始,一步步做到了演出的位置,個人的發展與幻電動畫的發展緊密結合到了一起,李宏毅的演出風格更加保守,也更穩定。
“徐導怎么看?”
兩人又說了幾句,誰也說服不了誰,只能看向徐睿。
“我覺得,嗯,用象征的手法吧,因為接下來的這一個長篇故事會更多用到寫實的手法,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不會讓觀眾看到類似的象征手法,從觀感上來說,象征更合適。”
徐睿想了想,才說道。
“好的,我明白了。”
見到徐睿已經下了決定,李宏毅便也沒有多說什么,只默默記下了筆記。
說是作畫會議,但實際上則是演出會議與原畫會議結合的會議,用徐睿的話來說,演出只有和原畫保持良好的溝通,才能讓作品制作更加順利,因此,在幻電動畫,除非特殊情況,否則這兩個會議一般都是同時開的。
“有關第六集的作畫指示,這里我覺得有些問題……”
伊淺淺接著說道,眾人立刻翻到第六集的分鏡,聽她的提問。
作畫會議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林書儀則坐在一旁,大氣不敢出一聲,默默記著筆記,對于大家提到的問題,說到的場景等,她都還有些不熟悉,翻動分鏡稿都跟不上大家討論的速度。
這些人,簡直就像把十幾集的分鏡稿都完全記在腦子里一樣!
林書儀有些手忙腳亂,她無暇顧及其他,只能盡力記住討論的內容,記住這些前輩們提到的技巧。
等到會議結束,眾人都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林書儀卻還在整理收拾。
“怎么樣?”
一個聲音讓她抬起了頭,卻是伊淺淺。
“呃,老大,不好意思,我對分鏡稿還是不太熟悉……”
林書儀頓時停下了手中的動作,如臨大敵般抬眼望向伊淺淺。
“沒關系,你并沒有參加這幾集的作畫,不熟悉也是正常的。”
伊淺淺卻沒責怪她,而是拉開椅子,坐到了林書儀的旁邊。
“只不過,以后如果可以的話,盡可能還是需要將整個分鏡稿都看完,這并不是強制要求,而是快速成長起來的辦法。”
伊淺淺今天的話意外的多,雖然還是那輕描淡寫的語調,但讓林書儀卻覺得柔和了不少。
“成長起來的辦法?”
林書儀歪著腦袋問道。
“比如韋可鑫,這個演出喜歡用夸張的效果來表達故事,那么他要求的作畫指令你就需要將思路打開來作畫,而李宏毅的作畫指令,你可能就需要用更加穩定的演技來表現。”
伊淺淺說道,側首,看了一眼林書儀的會議筆記。
“不同的演出有不同的傾向,了解這些傾向,有助于更好的畫畫,而減少返工。”
“原來如此……”
林書儀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另外,雖然不是你負責的作畫部分,但你也可以仔細研究這些分鏡,設想一下,如果是自己來負責,會用怎樣的表現手法,接著再與正片進行對照,思考一下為什么他用的是那樣的手法。”
伊淺淺的話雖然不算長,但卻令林書儀有些感觸,的確,自己最開始雖然認真對待了自己負責的那幾卡,但對于別人的作畫卻沒那么關注,對她而言,可能只是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已經盡力了。
“不光是原畫,有時候你也需要去理解演出,理解導演的分鏡,原畫雖然只需要畫畫,但也不僅僅只要畫畫,如果你只想當一個作畫工人,那么純粹磨煉畫工就可以了,但如果想要在這一行有所發展,那么理解整個動畫制作的體系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