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儀認真瀏覽了一遍問題,才開始拿起筆作答,大約半小時后,她才回答完所有的問題,將其交到了負責收集問卷的人手上。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她拿起杯子,到茶水間準備喝一杯咖啡,卻看到伊淺淺正坐在茶水間里,眼前正是那一份調查問卷。
“嗯?淺淺姐也需要填寫嗎?”
林書儀有些好奇,便湊過去問道。
因為伊淺淺是這部動畫的總作畫導演,按道理所有的原畫都要經過她的監督,所以有關劇本與成品質量應該早就了然于心才對,為什么現在還在寫問卷的理由,林書儀不清楚。
“當然,即便我是制作者,看到作品的時候也會有情感上的波動,這種情況可以類比成已經看過一遍的人再看第二遍,第三遍時候的模樣。”
伊淺淺的問卷已經寫了一半,她抬起頭說道。
“雖然在理解了作品的劇情和內涵之后再看一遍,作品的沖擊力會小很多,但也有作品正是為了多次觀看而鋪設的細節,這部動畫的劇情并非《魔法少女小圓》或者《噬魂:零》那種具有強烈反轉的,正是如此,能否經得起多次觀看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指標。”
林書儀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她很少有重復觀看一部作品的體驗,畢竟絕大多數動畫都是以劇情出彩的,《噬魂:零》如果沒有當時的宣傳欺詐,前兩集的沖擊力也會少很多,而《魔法少女小圓》如果提前得知了結局,那么看前面劇情的時候也會有不同的心態,看到第十集蕭焰的輪回時,所帶來的情感沖擊自然也少了許多。
“重復觀看嗎......”
林書儀喃喃自語道。
她回想了一下之前的觀影經歷,盡管這是一部帶有推理要素的作品,但林書儀恍然發現,自己關注的重點好像根本沒有放在正經的推理劇情上。
男女主角的互動,各種演出手法,這些才是吸引她看下去的動力。
通常來說,推理作品在得知真相之后再看就會略顯無聊,但《古典文學社系列》卻并非如此,推理真的就如同徐睿在采訪中所說的,只是一個劇情的要素,或許第一遍看的時候,林書儀還在思考動畫里的謎題,但第二遍,當她得知了解答之后,關注的重心就放在角色描繪上了。
而這樣帶來的觀影感受,竟然沒有半點減少。
林書儀能看到動畫里田芊愛的身體曲線,也能看到馮哲暮面對女生時候細微的表情變化,甚至能看到背景路人在主角等人對話時候的具體動作。
整個作品的細節簡直多到爆炸,第一遍觀看的時候,林書儀只能注意到對話,注意到謎題的演出,第二遍觀看,她才看清楚這些細節,細細品味,竟然能看到不同的故事。
這些是文字的劇本無法體現出來的東西,是屬于畫面和鏡頭的語言,是動畫的藝術表現力。
之前,林書儀還以為徐睿只是擅長具有反轉性質的題材創作,沒想到,他對于畫面的研究,竟然如此深入。
林書儀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