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烤隨便吃,配上紀錄片,當然還有同事好友的歡聚,這樣的氛圍最是美好,就連李雪都忍不住投入其中,她從小家里管得比較嚴,別說和朋友這么坐著吃烤串了,就連街邊燒烤都沒吃過幾次,因為家里都說這樣的食物不太干凈。
但此刻,孜然在火焰的烘烤中散發出的刺激性的香味讓李雪也將那些家里的告誡置之度外,她一口咬下外焦里嫩的烤羊肉串,汁水在嘴里滿溢,鮮嫩的羊肉混合著辛辣的調味,仿佛在李雪的舌尖跳起了一支踢踏舞。
這種燒烤充滿著野性,以強有力的姿態撕碎了所有人的心防,哪怕是平時再矜持的人,在這樣的烤肉串面前,都難以顧及形象。
“......燒烤的江湖,每一刻都有新人涌現,而肉,是永遠的主角。幾串烤肉,一杯美酒,這就是深夜路邊的那份得意,這就是平凡**的市井人生......”
一集很快結束,但燒烤卻沒有終結,食堂里的人們還在享受著燒烤的美味,意猶未盡。
......
《人生一串》很快就成為了熱門話題。
與問乎大V們的預想不同,這部紀錄片并沒有流于表面的食物,而是展現了一種種燒烤背后的百味人生。
火盆燒烤店的老板開了新店,兩夫妻只有凌晨三點收攤之后才能見上一面。
牛肉小串店的馬老板已經退休,從燒烤一線回歸到了帶孫子的日常。
老地方燒烤一如既往,總是在老地方等待著老客人。
這些故事并不煽情,平鋪直敘,卻總是讓人想到了些什么,在體驗到美味之余,多了幾分感動,就像是燒烤中的辛香料,并不喧賓奪主,但確實最好的調劑。
這個時候,人們才回想起這部紀錄片的名字。
《人生一串》。
人生,烤串,在這部紀錄片里完美地融合到了一起。
比起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吃過燒烤的人更多,燒烤這種平民美食更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
配合上如同老友一般娓娓道來的旁白與那調皮而不羈的文案,更是令這部紀錄片貼近人生。
《人生一串》第一集播出之后,原本那些取笑初音視頻網的大V頓時沒了聲音。
這部紀錄片沒有采取傳統紀錄片高大上的格調,反而十分接地氣,正如同豪華宴席與街邊燒烤,拉近了觀眾們的距離。
拍的是燒烤,寫的是人情,過去都是寓情于景,此時,卻是寓情于食。
《人生一串》第一集在一天的時間里點擊量便突破了五百萬,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加速上升,可以查到,在播出當晚,各大外賣平臺搜索最多的關鍵詞就是燒烤,一個晚上的銷售額提升了超過兩成。
各大外賣平臺也很機智地嗅到了商機,紛紛推出了《人生一串》的專題,力推各種燒烤店鋪。
正當紀錄片火熱的時候,第二集的標題也隨著預告放出了,令人頗為不解。
第二集的標題是“比夜更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