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下了一天進賬六億的記錄之后,徐睿倒是沒啥感慨,表示這是正常操作。
他更專注于初音游戲里電影特效小組的工作進展。
《鄉村教師》地球部分的拍攝已經完成,幾個孩子們被飛船復制的段落也用綠幕拍完,現在這部電影,只能說是完成了三分之一。
宇宙方面的片段,幾乎全都要用特效來完成。
無論是宇宙大戰,還是摧毀恒星,這都是難以用實物表現的,而徐睿對于銀河艦隊的描述,又基本杜絕了人形生命的存在,所以,宇宙的劇情甚至連演員都不需要。
電腦里,是一顆紅色的恒星。
這恒星與太陽相似而不同,取材于北山天文臺觀測到的某一顆距離遙遠的恒星。
“可以開始了。”
徐睿說了一句,負責調試的工作人員就按下回車。
屏幕中,可以看到一個銀白的柱狀物,這與傳統意義上的“船”完全不同,更像是一根棍子,從棍子上,一個小黑點飛出,朝著恒星而去。
工作人員拉近了鏡頭,能夠看到這黑點實際上是由某種扭曲的空間力場包裹的物質。
黑點接近恒星,很快引起了變化。
恒星上火焰構成的海洋似乎受到了吸引,潮汐翻涌,這是表層大氣在引力作用下的表現,倘若放在地球上,有這樣一個巨大質量的物體靠近,那么掀起的海嘯甚至能直接淹沒最高的山峰,當然,在此之前,可能整個大陸板塊就已經被撕裂了。
氣體構成的火焰沿著弧形朝已經解除了空間力場保護的小黑點涌去,從遠處看,就好像是整個星體被某種不知名的存在撕扯一般,恒星的引力作用于小黑點,兩者很快構成了一個不對稱的雙星系統。
恒星旋轉著,密度的變化體現在了外表上,它的顏色開始出現變化,并隨著旋轉而愈發耀眼。
反過來,小黑點的體積越來越大,那是純粹的黑暗,是連光都逃離不了的囚籠。
絕對的黑暗和耀眼的光芒構成了強烈的對比,形成了一個光環,這個在天體物理學中被稱為吸積盤。
星體上部更加耀眼,像是一個帽子,而下部則較為圓潤,星光由于引力透鏡效應產生了偏移,給人一種倒錯的美感。
最終雙星系統演變為一個孤獨的光環,在幽暗的宇宙中,散發出懾人的光輝。
這是一顆恒星的死亡。
在《鄉村教師》的故事里,銀河系碳基文明剛剛結束完一場大戰,對手則是來自外部的硅基文明,兩者的戰爭綿延千萬年,遍及整個銀河,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后,碳基文明才終于擊敗硅基文明,將其困頓在相對荒涼的銀河第一懸臂的頂端。
由于硅基文明掌握著恒星躍遷技術,也就是依靠恒星的能量來進行蛙跳,從一顆恒星移動到另一顆恒星,所以為了鎖死硅基文明,碳基文明的銀河艦隊決定清除銀河系第一懸臂附近的恒星。
當然,碳基文明并不是絕對冷酷無情的,他們派出了艦隊考察第一懸臂附近的文明情況,根據其文明等級來進行篩選,達到文明等級的星系將會被保護起來,而沒有達到的星系則會被摧毀恒星,換句話來說,就是摧毀整個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