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講的是初中的課程,講的是魯迅。
這本來不是教學大綱的內容,但老師覺得,可能這些孩子之中的大部分人一輩子都不會再接觸到初中的課了,所以他要講一講,讓這些孩子們了解一下,稍深的學問是什么樣。
昨天,他講了《狂人日記》,講了鐵屋子的故事。
他沒辦法成為打破這貧瘠山村的鐵屋子的人。
但也希望自己能夠叫醒一些人。
“今天我們講初中物理,物理你們以前可能沒有聽說過,它講的是物質世界的道理,是一門很深很深的學問。”
老師說道。
“這節課講牛頓三定律。”
他用簡單而通俗的方式介紹了一下牛頓,然后開口。
“牛頓第一定律是,當一個物體沒有收到外力作用時,它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不變。”
孩子們在燭光中默默地看著老師,沒有反應。
“就是說,你猛推一下谷場上那個石碾子,它就一直滾下去,滾到天邊也不停下來。寶柱你笑什么?是啊,它當然不會那樣,這是因為有摩擦力,摩擦力讓它停下來,這世界上,沒有摩擦力的環境可是沒有的......”
“牛頓第二定律比較難懂,我們最后講,先講第三定律,當一個物體對第二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第二個物體也會對第一個物體施加一個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孩子們又沉默了很久。
“誰聽懂了?來說說?”
孩子們中有人開口了,他舉了自己打人的例子,覺得作用力大小不相等。
“你痛是因為你的腮幫子比他的拳頭軟,它們之間受力還是相等的。”
老師本想比劃一下,可劇痛已經讓他沒辦法抬起手,他全身能動的地方,已經只剩嘴了。
他嘆息了一聲。
這嘆息傳遞到了遙遠的星空中。
“目標編號:1033715,絕對目視星等:3.5,演化階段:主星序偏上,發現兩顆行星,平均軌道半徑分別為1.3和4.7個距離單位,在一號行星上發現生命,這是紅69012艦報告。”
最高執政官聽著報告,感慨一聲。
“第一懸臂真是個荒涼的地方啊。”
他們已經摧毀了五千顆恒星,其中帶有行星的只有137顆,而有生命的,這是第一顆。
碳基聯邦采取的是抽樣取點的方式,在行星上進行掃描,將掃描到的數據組合成生物鏡像,再用文明測試來對其進行文明測試。
那顆星球是一個氣態行星,其生物都是飄蕩在天空中的氣球狀生物,其中的幾只被完美掃描,復制在戰艦中,一瞬間,戰艦就分析完了它們的思維結構,建立起了溝通渠道。
這種溝通不是基于語言與動作的,而是建立在概念上的。
“3C文明測試試題1號:請敘述你們已探知的組成物質的最小單元。”
“滴滴,嘟嘟嘟,滴滴滴滴。”
氣球回答。
“1號試題測試未通過。3C文明測試試題2號:你們觀察到物體中熱能的流向有什么特點?這種流向是否可逆?”
“嘟嘟嘟,滴滴,滴滴嘟嘟。”
氣球回答。
接下來的八道測試,氣球生物都沒有能夠回答出來。
“就這樣吧,我們時間不多”
最高執政官無奈地說道。
如果可能的話,他也想盡可能減少犧牲,兩萬年的戰役并沒有讓他們變得鐵血而無情,反而變得更加珍視生命。
艦隊統帥得到了示意。
“發射奇點炸彈。”
艦隊統帥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