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這里是華夏最尖端的大質量天體研究中心,專注研究宇宙中各種大質量天體的誕生與消亡,當然,能夠捕捉到恒星的誕生與毀滅是很難得,一般情況下,還是針對一些天體進行常規觀測。
天文學說來好像很厲害,什么超新星爆發,宇宙黑洞,實際上真搞起來,卻有些枯燥。
宇宙的時間尺度,對于人類而言,實在太大了。
比如哈雷彗星,七十六年才輪回一次。
天文學家們往往需要進行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的觀測,才能窺見恒星短短一瞬的變化。
而后續的分析研究,可能會花上更長的時間。
至于那些天文奇觀,可遇不可求。
在平常的日子里,除了例行觀測,就是分析,計算數據。
研究者的日常,在外人看來,就是這么枯燥,且無聊。
但對于研究者自己來說,再沒有什么能比親手計算出恒星的軌道,見證那偉大存在的生死更令人激動的了。
當然,年輕人沒有那么多定力,會被其他東西吸引走注意力也是正常的。
徐睿的到來,無疑是給研究室里的年輕人們帶來了一些活力。
“最近的研究怎么樣?”
徐睿問道,他倒是沒期望有什么答復,只是當做打招呼。
“托電影的福,倒是有挺多大公司想要贊助我們的,可能是覺得大家最近會關注這一塊吧。”
譚博士笑了笑,倒是沒多提這一塊。
天文臺有國家的經費,日常運轉并不成問題,至于其他的贊助,就是天文臺自己的事情了,老實說,如果不是《鄉村教師》上映,可能很多企業都根本不會想到贊助天文臺。
比起仰望星空,他們更喜歡那種能看得到的研究項目,比如材料,電子工程等。
“我其實一直覺得,現在世界上各種能源危機,人口問題,戰爭問題,其實解決的辦法,在宇宙中。”
徐睿看著那些計算機屏幕,說道。
“宇宙比我們想象的要廣闊多了,當地球已經承載不下人類之后,向外發展才是正確的道路......啊,不好意思,可能是我太理想化了。”
他注意到譚博士的眼神,打斷了自己的話。
“不,我其實也有這么一個感受,未來應該是屬于星空的未來。”
譚博士笑了笑,他同樣認為人類的出路可能在星空,只不過現實并不允許大部分的國家進行這樣的探索。
連十幾億人的吃飯問題都沒有解決,為什么要花錢去探索沒用的宇宙?
這是許多人的想法。
“不說這些了,徐總,你這次來有什么事嗎?”
譚博士看向徐睿,他顯然不是為了說這些仰望星空的理想而來的。
“嗯,是這樣的,我這邊又有一部作品,還是科幻題材的,我想尋求一下天文臺的技術支持。”
徐睿說道,拿出了自己的資料。
“譚博士,三體問題,您應該不陌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