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這個宇宙社會學,的確有一些研究的價值,當然,我們現在沒有參照,不過這個理論已經可以解釋一些問題了,比如費米悖論,徐總你應該知道吧。”
“嗯,就是說外星人比人類早一百萬年進化的那個吧。”
徐睿答道。
費米悖論是物理學家費米提出的,他指出,假如人類發展了一百萬年之后,發展出了極高的科技,能夠探索銀河系,尋找地外文明,那么其他星系,或者銀河系里的其他星球上,為什么就不能有一個比人類更早進化一百萬年的文明來拜訪人類呢?
歸結起來,就是要么沒有外星人,要么外星人早就應該已經來到過地球了。
這個悖論的描述雖然淺顯,但也很直接,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試圖解決這個悖論。
有認為地球是特殊行星,不存在外星文明的,也有認為外星文明曾經存在過,只不過無法與地球產生接觸,文明的發展水平十分平均,還有認為外星人已經來到地球,只是我們不知道。
這些猜想都沒辦法證明,因此這個悖論也成為科幻愛好者和學者們津津樂道的事情。
但宇宙社會學與黑暗森林理論卻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費米悖論:那就是所有先進文明都隱藏起來了,并且清理掉自己發現的低級文明,在宇宙中,無時無刻不發生著殘酷的生存戰爭。
兩人討論了一下,譚博士又說。
“當然,這也只是科幻理論,如果仔細思考,人類還是應該能發現一些弱小文明的痕跡,一些不自然的毀滅其他文明的痕跡。”
“嗯,這只是一個科幻的創意。”
徐睿自然也清楚。
“我準備將外星文明設置在半人馬座α星,上面的文明由于三體系統的混亂而準備離開星系,博士您看怎么樣?”
半人馬座α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系,只有4.37光年。
“南門二啊......怪不得你要討論三體問題。”
譚博士恍然大悟,不過很快皺了皺眉,來到電腦前,敲了好幾下。
“不過,可能要讓你失望了。”
電腦上是半人馬座α星的天文照片,以及一些數據資料,這些都能在天文學恒星庫中查到。
“這雖然是一個三星系統,但由于第三顆恒星的質量實在太小,而且距離較遠,所以實際上可以看成是雙星系統與另一顆恒星組成的系統,目前來看,這個恒星系是穩定的。”
譚博士解釋道,不過很快他也明白過來,這種程度的細節并不重要,對比起太陽和地球,半人馬座α星的確是混亂了不少,假如在那片星域的行星上的生命沒有因此而被毀滅,反而成長了起來,那的確對人類而言是一大威脅。
之后,徐睿和譚博士討論了一些細節問題和技術問題,畢竟徐睿不是專門的研究者,參考一下科學家的意見也很重要。
譚博士也不是那種迂腐的知識分子,知道比起完全的科學嚴謹性,有時候戲劇性反而是更需要的,所以也幫徐睿出謀劃策。
徐睿在天文臺吃過飯才回公司,送走徐睿,譚博士回到了研究室。
“老師,我們是不是又要幫忙拍電影了啊?”
有學生好奇地問道,《鄉村教師》里的特效有他們的一份力,這讓這些學生回家和家人朋友裝逼都底氣更足了一些,和幻電傳媒的合作可以算是研究生活之中的調劑了。
“去去去,報告寫完了嗎,分析做好了嗎,明年的觀測計劃做完了嗎?”
譚博士趕走了學生們。
但自己卻多了幾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