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臺周圍有很多人,除了在挑選購買周邊的,便是在關注展臺的屏幕。
這里正在重復播放《地球往事》的第一個預告片,在墻壁上,一些設定資料第一次展現在人們面前。
王澤看到了模仿報紙制作的道具,上面報道了一起科學家自殺的新聞,看了一眼,王澤發現這新聞寫得有模有樣的,如果拿這個道具出去給別人看,說不定不知道的人還真以為有哪位科學家自殺了。
此外,預告片里出現過的一些鏡頭的道具也做了還原,在一個玻璃櫥柜里,可以看到精致的小人排成隊列,手里拿著旗幟,這正是預告里人力計算機的場景,旁邊則是相關的理論說明。
原本動畫看起來還沒有那么直觀的感受,現在全局一看,的確很是震撼。
不僅如此。
王澤駐足等待了一陣子。
他發現那櫥柜里的小人,竟然還會動的。
它按照1和0的模式,不斷舉起棋子放下棋子,而負責統合的人也隨之舉旗,成千上百的旗子舉起又落下,竟然形成了原始計算機的運算模式。
“哇!”
人群里發出了驚呼,一方面為這種驚人設想,另一方面也是為幻電動畫的投入,為了一次漫展的展示,他們竟然制作了這樣的道具。
不過估計大家都不知道,這個道具不僅僅只是為了初音世界的展示,在實際作畫的時候,為了讓原畫師能夠理解這個場景,不至于在描繪的時候出現常識和細節上的錯誤,徐睿專門找人定制了這一套模型。
比如在繪制的時候,這一部分的場景由至少五名原畫師執筆,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部分,而這其中肯定要牽扯到對人力計算機的描繪,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士兵舉旗的樣子,計算的過程等。
如果不進行統一,那么就有可能出現不同原畫師描繪出來的士兵舉手動作不同的情況,這雖然只是很細節的問題,觀眾不糾結的話根本不重要,但徐睿還是力求完善。
所以,如果有耐心的觀眾到時候一幀一幀記錄下來,就會發現,整個畫面里士兵的動作都是連貫的,而且如果照著士兵們的動作進行計算,正好就是最后得到的結果。
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這一次漫展上展示的道具,其實很多都是為了當做作畫參考而制作出來的,就好像人物拿著報紙時候,紙上露出來的文字,比如沖洗膠片劇情里的底片等。
甚至就連三體游戲里那三個太陽的運動軌跡,也是徐睿拜托了北山天文臺的研究小組制作出來的。
《地球往事》的細節,就像是冰山一角,觀眾看到的只是一小塊,但背后的參考,卻是龐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