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爾德做夢也不會想到。
自己今年,不,這輩子看過的最優秀的太空戰斗爆炸場面,竟然會是一部連載的動畫。
水滴從探索飛船的殘骸中飛了出來。
它以一個詭異的角度飛向最接近自己的一艘地球艦隊的戰艦。
水滴撞了上去。
輕松地穿透了新材料制成的戰艦外殼,從另一端飛出來。
整個過程不過一秒鐘。
孟爾德能夠看到水滴就像擊碎蛋殼一般,將戰艦外殼撕碎的畫面,水滴附近的高溫直到水滴離開才將外殼融化,外部的真空迅速卷起了風,令外殼的傷口擴大。
僅僅一瞬,戰艦內部的火光便蔓延開來,三分之一的戰艦都陷入熾熱的狀態。
水滴還在繼續前進。
它劃過一道物理學上它那個質量的物體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動作軌跡,又如法炮制,擊中了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戰艦。
直到這個時候,第一艘被擊中的戰艦,才終于爆炸開來。
核聚變引擎被引爆,甚至在爆炸的一瞬間,戰艦發出的光芒還有些暗淡。
下一刻,耀眼的火球在戰艦上出現,令整個世界失去了顏色。
與那一艘科學考察船不太一樣,這艘戰艦沒有留下殘骸。
核聚變的高溫令整艘戰艦的艦體在短時間內化為了巖漿,在低溫的太空冷卻。
變成了一條綿延數公里的星屑。
水滴仍然在前進。
孟爾德才發現,自己忘記了呼吸。
這壯闊的畫面,在小小的屏幕上綻放。
孟爾德只恨自己沒能有一個電視,無法在大屏幕上,用音響來看這一段動畫。
哦,音響其實是多余的。
因為在太空中,聲音是沒辦法傳遞過來的。
所以,縱使爆炸再激烈,觀眾在外太空的視角,都聽不到任何聲音。
這讓畫面變得更加殘酷了。
無聲的毀滅,令人越發壓抑。
地球文明數百年的努力,看似無敵的地球艦隊。
竟然被三體文明用最原始,最野蠻的方式擊潰了。
更令孟爾德驚訝的是,這一段畫面,幾乎都是手繪的。
他能看到紛飛的碎片呈放射狀炸裂開,能看到水滴穿過戰艦留下的尾跡以不規則的路線延伸,能看到爆炸的氣流席卷整艘戰艦,能看到艦隊陣列在進行微不足道的抵抗,逐漸拉開距離。
除了一部分的爆炸場景采用了CG,絕大部分的鏡頭,都是手繪稿。
這種精致的作畫,令孟爾德回到了小時候。
那個時候,他曾經在電視上看過一部動畫,對其火箭升空的鏡頭印象深刻。
那是火焰噴涌而出,火箭外部冰結的表面破碎,紛飛如雪的場景。
直到很久以后,孟爾德才知道,那部動畫叫做《國家宇宙軍》,是李秀明導演拿到年度動畫的作品,他也知道,有無數人因為看了這一部動畫,為其中的精神感動,從而開始從事動畫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