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根未達一分,不走旁門左道,就只有去歸一派山門闖試煉迷陣這一條路。
九州內的求仙者將歸一派視作最后一搏,究其原因,歸一派功法歸一煉氣訣有其獨到之處。
即使天生靈根被測定為“廢靈根”,也能通過修煉歸一煉氣訣,額外構建出一條一分粗細的虛靈根,幫助引氣修煉。
修習此法之初,靈根無中生有,以虛化實,可謂逆天。
期間但凡有一絲雜念,都可能走火入魔、七竅流血而亡。
而能否心無雜念,和年齡高低沒有必然聯系。
“何必等到束發之年歸一派也曾有七歲入門的,令郎令嬡盡可早些入陣一試。”
林意歌說著,又抬頭看了看天,笑問道“天朗氣清,今天正是個登山門的好日子。談家主,你怎么看”
兩句話,直接從“盡早一試”到了“今天就試”。
談齊民好不容易才維持住自己的表情,忍不住反問道“這這是不是太早了些”
凡間少年男女,十五束發之時,根骨大致成型。
若不是仙門子弟的血脈,普通孩童幾乎不可能在無法自理的年紀,就踏上仙途。
即使是不限年歲的歸一派,不到十五歲就拜入山門的弟子,萬年來也屈指可數。
林意歌搖了搖頭,不贊同道“不早了,從山門至迎仙閣,順利的話,需要兩個時辰。未時初刻出發,差不多能在日落前抵達迎仙閣。”
談齊民一時進退維谷。
雖然自家孩子怎么看都是一等一的聰慧可愛,但孩子心性究竟如何,他這個當爹的,心里真的沒點數嗎
那可是兩個坐不住的皮猴子,而且兄妹相視如寇仇,動不動在家上演全武行。
談齊民本想在這幾年,好好導正一雙兒女,令他們兄友妹恭,再讓他們去試煉迷陣的。
可他又擔心自己直言拒絕,會惹得林仙長心中不快。
見談齊民猶豫不決,林意歌想了想,勸道“談家主不必憂心。我會盡心指點,讓他們能多幾分把握。”
得遇前輩指點,于談齊民的兒女來說,是一份機緣;于歸一派而言,也不算降低招收弟子的標準。
林意歌把話說到這份上,談齊民也不好再拒絕,只說要回去略作準備。
約好午時過后,在山門前會合,談齊民這才愁眉苦臉地回家去了。
身邊終于清靜下來,林意歌打開特制油紙包著的大肉包,左右看看,確認無人打擾,才一口咬下。
蓬松暄軟的外皮,鮮香多汁的內餡
同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回到鶴鳴山,沒能嘗一口這個,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未時將至,林意歌帶著裝得滿滿當當的儲物袋,回到歸一派山門前。
剛在萬道劍碑旁站定,談齊民就帶著兩個半大少年趕來。
“林仙長久等了。”談齊民拱手行了一禮,又叫過身后一雙鼻青臉腫的兒女,介紹道,“這就是我那一雙不爭氣的兒女,談青禾,談青苗。”
察覺到林仙長的目光停留在兩人臉上,談齊民急中生智,解釋道“來的路上馬車翻了,他們臉著地,摔得不輕。”
兄妹不和,總歸不太光彩,還好他這個當爹的頭腦靈活,能幫著遮掩一二,不至于家丑外揚。
“青禾,青苗,還不給林仙長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