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之后,洛丹倫。
陽光猶如圣泉般流淌在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洛丹倫保衛戰一役,聯盟重創了天災軍團。亡靈之潮退卻的時候,聯盟的牧師和圣騎士們自愿留下來,保護洛丹倫,保護這里的人民,凈化這片被天災瘟疫所污染的土地。同時,部分暗夜精靈也留了下來,他們無法棄這片飽受災難折磨的土地于不顧。德魯伊之道里沒有見死不救之說。
整個洛丹倫,似乎在一夜間繁榮了起來。
這里,不再只有舊洛丹倫的遺民,而是充斥著各國自由之民,似乎在一夜間,洛丹倫成為了一種精神,而不再是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無論是之前的王國,還是后來的共和國,都無法和現在的樣子相提并論。
四個月后的洛丹倫儼然變成了一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繁華的大都市。被凈化后又被綠化的土地成為了理想的棲息之所,整座洛丹倫城雖然還沒有恢復到之前的模樣,但是一座花園型的大城市已然初具輪廓。
在城市中心,人們建起了一座比暴風城大教堂還要龐大的圣光大教堂。雖然還沒完工,但是它的規模已然在那里,幾乎是暴風城大教堂的兩倍大。大量的冒險者和信徒聚集在這里,瞻仰著這里的一切,在戰爭中屹立不倒的王城,在戰爭中屹立不倒的圣騎士圣殿,這里的一切,無不成為了信徒們眼中的圣城。
白色的城墻被重新修葺,在舊王城腳下,人們自發為那場戰役里的英雄——阿瑞斯.莫格里安立起一座巨石雕像。雕像上,騎士團團長,洛丹倫大領主阿瑞斯高舉灰燼使者,揮劍刺破蒼穹。他的目光炯炯有神,宛如面前對抗的是成千上萬的亡靈一般。事實也的確,經歷過那場戰役的人都知道,那日,阿瑞斯以一人之力拖住了百萬亡靈大軍,等到了聯盟軍隊和暗夜精靈部隊的支援。
頗為神跡的是,當巨石雕像立起來的時候,每天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和傍晚的最后一縷陽光正好落在阿瑞斯臉上。人們堅信,他們的大領主會再次醒來。雖然他已經昏迷了整整四個月的時光。
圣殿中,先知維綸一只手放在阿瑞斯的額頭上,感受著圣光的啟迪。他已經很久沒有這種感覺了,圣光之愿如此強烈,它要救活阿瑞斯,救活這個躺在床上的男人。但是它需要一個載體,替他完成這場拯救。維綸可以感知到,那個載體就是他自己。
是的,那是圣光的啟示。
在做完禱告之后,維綸專心的坐在阿瑞斯面前。任憑光明在他身上涌動,照耀阿瑞斯的身軀和靈魂。日復一日,他都這樣做了。以至于德萊尼人也在城里安了家。洛丹倫的人口組成在悄悄發生著變化,走在大街上,藍皮膚的、白皮膚的、黃皮膚的,各個種族的人云集在這里,它甚至比暴風城都要包容,比塞拉摩都要繁榮,比奧格瑞瑪還要龐大。
三個月后,北流港建成,并且,在開港儀式上,懷特邁恩將這座港口重新命名為北海港。它和南海鎮一起,成為洛丹倫兩座重要港口。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和貨物源源不斷的駛入港口,南海鎮在之前的戰斗中并沒有受到戰火的摧殘,成為了第一批發展起來的北部大城市。
二十萬人在此常駐生活,加上流動人口,整座城市的人口總數不亞于五十萬,南海鎮成為薩多爾大橋以北一座繁榮的港口城市。有人曾經提議過要給南海鎮改名,鎮這個詞顯然已經不再適合它的規模和地位。然而,懷特邁恩和德拉姆認為,為了紀念灰燼使者的誕生,南海鎮這個名字意義非凡。
半年后,整個北方大陸,到了空前繁榮的地步。共和國政體得以保留,并且沒有舊貴族勢力的阻擾,所有政策進行得異常順利。騎士團不再干預行政,卻不妨礙整個國家朝復興的道路上高歌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