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賈母派人去叫他,恐怕賈政都要急得心病犯了
這是非因果說與賈母知道,才叫這老祖宗不那么惱怒。
太子殿下的脾氣看著溫和,但那也只是在賈珠的面前,對于許多人來說,他們所熟知的太子殿下可絕對不是這個脾氣。
雖聽了賈政的解釋,賈母卻仍然帶著淡淡的怒氣,“太子爺喜歡珠兒,這是珠兒的福分,可縱然是你,也該知道,這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情。珠兒這般得了貴人青眼,行事作風就該更加小心謹慎。你以為外頭等著看我等笑話的人,難道還少嗎”
賈史王薛這四大家,除了王家的王子騰還在朝為官,頗得萬歲爺青眼,除此之外,其余三家,卻是基本沒落了。史家和賈家還算勉力支撐,可是薛家是徹底落入末流,成為商人之家。
他們這些所謂的潑天富貴,落在從前,也不過是毛毛雨。
如今還能撐得住場子,多少也是因為王子騰。
這也叫這四大家內還有這些底蘊和氣派,能夠與人說道。
自打賈珠成為了太子伴讀后,王家與他們走動的次數也便多了,為的還能是什么
這些話不
必說透,其實各個心中都清楚。
賈母苦口婆心地說道“太子爺那是什么人是萬歲爺的掌中寶,是宮中貴子,你端看他在珠兒面前的和善,便真的以為他沒脾氣你可知道王仁被他抽了幾鞭子,回家里頭就得躺上大半月。殿下下手如此,還是看在珠兒的顏面上,你又是幾斤幾兩,能在殿下與萬歲面前做派”
此番如果不是賈政托大,便不會鬧出這麻煩來。
得虧王家也是知根知底的人,王子騰夫人在遷出事情的經過之后雖變了臉色,卻立刻就教訓了王仁,將此事給按了下來。
賈母將賈政訓斥得汗津津,萬萬不敢再如此托大。
賈母見賈政是真的記在心里,這才嘆了口氣,讓人將他攙扶起來。她這一回訓斥兒子,除了心腹外,就連王氏也不在。畢竟此事事關王家,她也擔憂王氏聽了心中另有想法。
賈政顫顫站穩,勉力說道“母親,兒子以后會更加謹言慎行,不再叫母親擔憂。”
賈母嘆了口氣,露出少許疲倦的姿態,“莫要以為我太過多事,敏兒來了書信,說是就連這江南官場,也是清楚此事的。眼下風口浪尖的可不是旁人,是咱賈家。”
賈家根基在是在,卻已經是日落西山。
從賈代善時期走過來的賈母如何不知道
眼下這孫子輩總算是出了一個有能為,也可能叫賈家再起的賈珠,賈母是決計不會讓任何人毀掉他的前途。
她隱晦地看了賈政,心下嘆了口氣。
不管是老大還是老二,距離撐起門楣實在是遠之又遠,但也勝在聽話。老大自打賈母讓他莫要鬧事后,就整日待在自己院中,甚少出去耍橫。老二每日需要去工部行走,反倒是他需要更上心些。
畢竟
賈母閉了閉眼,賈政看著清正,卻也實在是迂腐不知變通。
正在賈母思量時,外頭傳來了鴛鴦小心翼翼的聲音。
“老祖宗,閽室外有人送來帖子,說是要送給二老爺的。”
玉泉山外,浩浩蕩蕩的隊伍將陣仗鋪陳開來,驚起了山澗鳥雀無數。帝王御駕,前往離宮,自當是要有足夠的侍衛守備。這聲勢浩大的人馬一路從山腳蜿蜒而上,霎時間將這清冷空寂的澄心圓拉入了另一番世界。
這幾日,賈珠都一直陪著太子殿下住在這里。原本說好住一兩日就要走的小太子,顯然樂不思蜀,根本不想回去。
原定說好回去的日子一拖再拖。
而裕親王也與賈珠熟悉了起來。
這位王爺瞧著他有趣,總會猝不及防將小孩舉高逗趣,倒是沒驚了賈珠,反而惹了允礽好一頓小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