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煦帝臉上時常掛著的笑意也消失不再,變得非常嚴肅。原本將要離開的太子也留了下來,一起參與商議。
然到了七月中,康煦帝還是讓太子先行回去。
國不可一日無君,既然康煦帝還不打算回去,自然要讓太子先行歸去監國。
而至于八月,福全總算傳來好消息。
美中不足的是,賊首并未拿下,然這利好的消息,已經足夠鼓舞士氣。
等到了九、十月,事情將將處置完了,大軍方才回朝。
而這時,太子監國了好幾月,朝中上下已是習慣了這位儲君的手腕,端得是服服帖帖,并未再鬧出什么事故。
這些朝面上的事,暫且都和賈珠這個小官毫無干系。
他自打和徐柳青回來后,就能悄然感覺得到一些同僚的觀察,只面上無人說他們,賈珠就只當做不知。
后來,在給他們接風洗塵的宴席上,徐柳青曾私下找過賈珠,說是那些范茂私下拉攏了好幾個同期的庶吉士,讓賈珠小心些。
賈珠聞言,有些好笑,“大家不過是同僚,各有機會,各有機遇,自行爭取便是。他這又是想做什么”
徐柳青也有些為難。
他的人緣不錯,出身也還可以,然他的性格較為憨厚老實,聽著這些,也認為不雅。
“反正,你往后小心些,莫要給他們中傷的機會。”
賈珠搖頭,“沒有千日防賊的道理。徐大人,我們做好自己便是。若有人真的要設計你,是怎么都防不住的。”
徐柳青聽著賈珠的話,一下子想起他曾經的那些遭遇。尤其是那些流言蜚語,再加上賈珠到現在都一十九歲都還未嫁娶,便以為也是受了這些事情的影響,心中更有不忿。
在還未見到賈珠前,徐柳青對此子的印象確實淡薄,可實際接觸下來,徐柳青卻非常喜歡賈珠的性情,這心自然也偏向于他。
他們兩人交談時的模樣,落入范茂的眼中,便覺得有些刺眼。
范茂除了偶爾說話不好聽之外,人長得不錯,家世也不錯,成績也還可以,出手又大方,自然在翰林院混得不錯。
這就讓翰林院這些新進的庶吉士不知不覺,就隱隱成了兩個派系。
有些老翰林似乎覺察到了,可并未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說到底,除了狀元那幾個是定數外,那些庶吉士們在翰林院待著的時間也不過二年,等散館了若是沒被分配到好去處,這些鬧事自然就散了。
現在爭來爭去,又有什么用
誰不都是盯著散館時的成績
除開這一點小小的糟心事外,賈珠每日上值,倒是沒別的麻煩。
真正的麻煩,在于回家。
這日下了值,賈珠一想到要回府上,就有些頭疼。
可是不回去又不成。
他默默上了馬車,就見郎秋快手快腳地給賈珠塞了一個湯婆子。然后,又是毯子蓋住了膝蓋,旋即,還取著厚實的大氅要給賈珠蓋上。
賈珠無可奈何地說道“這剛入冬,也還沒到這個地步吧”
郎秋認認真真地說道“大爺,這可是太太吩咐的,她說只要大爺出來,便需要如此。”
賈珠想說什么,又都哽在喉嚨里說不出來,只得痛苦地閉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