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尚且如此,賈珠又怎可避免
一想到這里,賈政剛才有些擔憂的心情又一下子消失,反倒是愈來愈烈,只是看著王夫人在他眼前掉眼淚,勉強壓住了脾氣。
太子與賈珠交好自然是有利的。
可若是賈珠憑借與太子的關系,在賈政面前居高臨下,不聽勸說,這自然挑戰了賈政古板的一面。
他自然是不能接受。
尤其是賈珠剛才那態度,翅膀可真是硬了
“先前你看好的那些人家,再挑上一挑,選出幾家最合適的,到時候交給老太太看一看。”
王夫人用手帕擦了擦自己的眼淚,一聽賈政這話就明白他想做什么,憂慮地說道,“不和珠兒通氣,就這么冒然決定嗎”
“你聽聽他剛才說的話,那是想和我們好商好量的嗎”賈政陰沉地說道,“自古以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聽,也得聽,不聽,也得聽”
賈珠從外書房直接走到大門口,門房看著他剛進去沒多久又出來,嚇了一跳。
大爺連身上的官服都沒來得及換下,臉上仍然帶著薄怒。
“大爺,您”
“備馬車,我要去城外一趟。”
“大爺不是剛從城外回來嗎怎又要出去”門房倒抽了口氣,一邊讓人去準備,一邊勸說。
賈珠只是冷著臉,搖了搖頭。
他的背上還有些疼痛,剛才父親盛怒之下,力氣可不小。
門房看了一眼,大爺見他不說話,便也只能歇下說話的打算。
想當年大爺被分配到京城附近當知縣的時候,府上的人是高興,也是不高興。
進了翰林院,本來應該待個三年,再考試出來,他們這一批卻因皇帝的恩典提前了兩年,先行考試就分配了
一般來說最好的自然是留在朝廷做官,而不是派往外地,如果留在六部之內,那就好上加好。
六部做官是最優的選擇,其次才是派往外地。而派去外地做官,那又有些講究,留在京城附近亦或是那些富碩之地,便是上乘。而派去那些貧瘠寒冷沒什么肥水的地方就麻煩大了,想要重新再調回來,可沒那么容易。
有些人就這么苦熬下去。
同樣是一批進士出身,有人能夠一步登天,有人卻需要從泥土里掙扎出來,境遇各有不同。
賈政高興于賈珠指派的地點,卻有些失望于他沒有被留在京中做官,雖然距離相差不遠,可這一內一外可就不同。
京官可比外頭,瞧著尊貴些。
不過這幾年賈珠沒什么不滿,踏踏實實在那做著,晃眼三年一過,已經快到述職的時間。
今日他回來本就是有事在身,想著先回家與家里人見上一面,說說話,卻沒想到剛進門就和父親大吵一架,鬧得如此僵硬,索性不再搭理。
等馬車備好,他上了馬車之后,七八個侍衛跟在邊上,那氣勢可拿捏得足足的。
唯獨這件事,他無論如何也無法勸說太子停下。
當年得知賈珠要去京師附近做官時,太子是有些不高興的,他原本已經打算好讓賈珠留在京城。
可賈珠卻摁下了太子。
“殿下,你難道是要去找皇上嗎”
“阿珠何意”太子沒說是,也沒說不是,盯著他的眼神有些古怪。
“太子殿下,我只是覺得這份安排大概是皇上有意做下的。”賈珠輕聲說道,“別忘了幾個月前太子的病情被皇上所知后,皇上說的那些話大有深意。”
“孤不是生病。”
太子有些惱怒說著。
賈珠不理會太子的膈應,繼續往下說。
“雖然當時皇上擔心太子殿下的身體,也記掛著那些神異之事。或許沒有立刻深思,然事后,皇上只要多思考,片刻便會覺得太子殿下對我太過放心了。”
那樣的事不管對誰說都是難以說出口,更別說那是一份極其隱秘之事。